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躁鬱症可緩解 家人是照顧關鍵

2021/06/24 05:30

▲圖1:躁鬱症病人會在不同時期出現躁症(下圖)或鬱症(上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進嘉)

文/林進嘉

陳小姐40歲、單身,父母已過世,跟大哥同住,22歲被診斷雙相情感疾患(俗稱躁鬱症),發病後共有10次住院紀錄。最近又因拒藥而復發,情緒易怒、好辯、話多、誇大妄想(自稱擁有神力),因在商店跟人衝突,被警消強送入院。經過一個月的治療,症狀緩解。但在跟大哥討論出院安排時,卻遇到困難。

沒好好治療 易被當成「惹是生非」

大哥抱怨,她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吃藥,每次出事或發病,再打電話叫他處理。從20幾歲發病起,都是父母照顧及包容,至今病人都認為對她好是應該的,但從不珍惜。出院後真不知該如何相處。

雙相情感疾患是一個很特別的精神疾病,病人可能會在不同時期出現躁症或鬱症(圖1)。

●所謂躁症,指病人在一段時間,情緒持續興奮或易怒、自信增加、誇大妄想、睡眠減少卻精力充沛、話多好辯、思考飛躍、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消費等。

●所謂鬱症,則是剛好相反,病人出現憂鬱情緒、興趣明顯下降、體重明顯下降/上升、睡眠障礙、精神遲滯/躁動、疲勞或缺精力、無用感/罪惡感、注意力渙散/猶豫不決、反覆出現死亡的想法。

▲圖2:病人急性發作治療緩解後,需要繼續預防性服藥,希望家屬能協助、鼓勵病人持續藥物治療;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

家庭支持系統崩解 會影響治療復原

簡單說,躁鬱症的病人,發病時在言行、思考、情緒,會出現跟其個性完全不同的表現。尤其是躁症發作時,常易跟人起衝突,需家屬去善後。更慘的是,如果沒有好好治療,症狀持續,經年累月,容易被家人認為是個性改變、而不是生病,對病人因發病而「惹是生非」的行為無法容忍,導致家庭支持系統崩解,進而影響病人後續治療與復原。

缺乏病識感 需家人鼓勵持續用藥

其實,躁鬱症是一個很有機會達到完全緩解的精神疾病。目前藥物對躁鬱症的治療相當進步,除了情緒安定劑(如鋰鹽、癲通、帝拔癲)外,很多精神安定劑也都有療效。比較麻煩的是,病人在急性發作治療緩解後,因缺乏病識感,常不願繼續預防性服藥,所以家人的角色變得很重要(圖2)。家屬照顧負荷、壓力很大,但希望家屬能了解,病人生病是無奈的,發作時製造麻煩也不是故意的。如能配合醫師,一起協助、鼓勵病人持續藥物治療,讓她看到治療前後的進步,才能遠離疾病的糾纏。

(作者為奇美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