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加油站》肝腫瘤微創手術 5公分以下較適用
文/許金川
Q:今年母親節想說送媽媽一個顧健康的禮物,幫媽媽安排了全身健檢,卻因此意外發現一顆肝腫瘤約2.3公分,詳細檢查後,大致確診為肝細胞癌。
媽媽的身體一直都很好,也沒有B、C型肝炎,而且有B肝表面抗體,會長出肝癌,我們都很訝異!
醫師說好險媽媽腫瘤發現得早,一顆圓圓的又靠近肝臟邊緣,較好處理,建議我們可以考慮用微創手術,可是微創手術會不會有切除不完全的疑慮呢?
A:台灣在民國75年後才全面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所以如果父母目前5、60歲以上,沒有B肝帶原且有B肝表面抗體,通常都是過去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後產生的表面抗體,這類型的人其實還是有發生肝細胞癌的風險,所以最好還是每年自費做個抽血及腹超檢查會比較放心。
好在您及時幫媽媽安排全身體檢,腫瘤才得以早期發現,2.3公分算是小型肝癌,不論是手術切除或局部消融治療都是治療的首選。
手術方面有分傳統手術及微創手術,其最大的差別在於傷口大小,傳統手術的傷口大至20-30公分,術後恢復時間較長,微創手術傷口小,相對傷口感染的風險較低,恢復得較快。
原則上,5公分以下的腫瘤較適合採用微創手術,目前的微創手術又細分為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各有其優劣。
臨床上,外科醫師在評判腫瘤適用哪種手術方式時,患者手術時的安全及腫瘤需清除的範圍是兩大考量要點。
如果選擇微創手術不影響病患手術時的安全,也沒有腫瘤清除範圍不夠的疑慮,那就建議選擇微創,不過若是選擇微創手術會有腫瘤清除範圍不足的問題,此時就應該考慮傳統的開腹手術了。
您媽媽的腫瘤型態是單一顆且邊緣清楚,加上位置在肝臟邊緣,這類情況相對單純,醫師才會建議採用微創手術,既可將腫瘤清除乾淨,也不需要開大刀,患者術後恢復得也比較快,不過微創手術會有較高額的自費費用,可先衡量後再做決定。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