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童竟16顆蛀牙 護牙不能等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
「早期性兒童齲齒」指的是6歲以下有任一顆牙齒因蛀牙產生窩洞、需填補,甚至拔除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7歲前的幼童有高達7成未獲得妥善治療,台南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李俊育認為,孩童口腔照護需「家長、兒童、牙醫師」一起努力合作才行。
台南1名4歲8個月的男童因牙齒疼痛及發炎而就醫,李俊育檢查後發現,男童全口20顆乳牙當中,竟有高達16顆蛀牙,為標準的嚴重早期性兒童齲齒;在臨床檢查及全口X光片診察診斷,以全人照護的概念實施全口治療與長期追蹤,搭配行為管理,經5次門診治療後,順利改善男童牙疼及發炎等情況。
李俊育說,許多家長會擔心寶貝害怕看牙,而兒童牙科治療可從家長、兒童、醫師3方向去努力,家長在照顧上只要發現有長牙就可以帶來塗氟,切勿以「不聽話就拔牙齒」等方式恐嚇孩童,也可利用繪本、影片讓孩童以正面的態度去了解看牙重要性;小朋友則是要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與潔牙習慣;醫師在診療時則可分段式局部麻醉,讓兒童減緩疼痛。
家長正面鼓勵看牙 養成潔牙習慣
李俊育說,兒童牙科應用循循善誘及積極正向鼓勵的方式,引導孩童在看牙過程中表現適當的行為,對於年幼、無法溝通的病人,奇美醫學中心也提供被動式肢體約束、全身麻醉的方案,讓家長有更全面的選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