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編車禍左手「不舉」 「金鋼狼」副木救援重返工作
文/周立偉、施益湋
33歲廖小姐從事網路行銷工作,去年11月因車禍導致左手肱骨骨幹斷裂,伴隨橈神經受損,術後肱骨雖順利復位,但左手卻呈無力下垂狀,連鍵盤都無法按,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可拆解動態副木 助修復橈神經
經利用「可拆解組合式動態副木」,配合職能治療復健計畫,3個月後手部功能大幅提升,順利回工作崗位,繼續與粉絲互動。
通常碰到上述患者,會先使用長臂副木固定手肘,並搭配背側豎腕副木協助支撐手腕,藉由合適的擺位固定讓骨頭癒合,及預防垂手的情況;等到骨折部分癒合後,再經由復健恢復手部功能。
但萬一橈神經受損,會使肌肉無法正常收縮產生動作,導致患者復健遇到很大的動作阻礙,延遲恢復進度,並持續影響生活與工作表現。
橈神經是臂神經叢的分支之一,除了外傷之外,若不當使用腋下柺、趴桌睡過久沒有改變姿勢,也會造成橈神經損傷,進而影響伸腕和伸指肌的功能,導致手部下垂。
以廖小姐為例,骨折部位在肱骨骨幹1/2至遠端1/3的位置,很容易伴隨橈神經損傷,這類型患者復健原則以控制水腫、疼痛處理、維持手部關節活動度避免攣縮,和患側上肢整體肌力訓練,以維持肌肉力量及功能等目標為主。
若要促進橈神經的生長及修復,需有適度的動作促進循環,讓神經訊號傳導通暢。因此,可透過動態副木提供適當的擺位,協助患肢產生動作,提供手指伸直的動力,以恢復日常活動。
臨床復健治療則會視患者狀況而調整,新一代可拆解組合式的「金鋼狼動態副木」,便可根據患者進步狀況動態微調,如患者手腕開始恢復動作時,僅需拆開基本結構保留動力系統,持續訓練手指關節活動度,不須裁減和重新製作。
3個月後可轉瓶蓋、操作鍵盤
廖小姐使用該套動態副木後,大約3個月就能順利完成轉瓶蓋、曬衣服和擦桌子等日常活動,生活自理完全不假他人之手,大幅提升生活的便利性,也能順利操作鍵盤,每天貼文與粉絲們互動,繼續原本的工作。
(作者分別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職能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