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寶寶頭老是歪一邊 慎防「小兒斜頸症」

2021/02/27 05:30

▲家長若發現寶寶的臉總是朝向某一邊,或頸部摸到小硬塊,應及早帶寶寶就醫;圖為情境照。(照片來源:達志影像)

文/徐幼鈞

家有新生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看著小寶寶從躺到坐立、轉頭到翻身,有時候會意外發現小寶寶總是喜歡頭歪向同一邊,甚至可能發現小寶寶的頭型和臉型不對稱,又或者在頸部可摸到小硬塊,以上都是典型小兒斜頸症的表現。

▲圖1:正常左側胸鎖乳突肌短軸。(照片提供/徐幼鈞)

陳媽媽帶著3個月大的女寶寶來到復健科門診,覺得寶寶的頭總歪向左邊。醫師評估後發現右頸鼓脹,軟組織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胸鎖乳突肌正常(圖1),右側胸鎖乳突肌腫大(圖2),但目前無纖維化,遂安排小兒物理治療。

▲圖2:肥厚的右側胸鎖乳突肌短軸。箭頭指的是鎖骨頭端肥厚。(照片提供/徐幼鈞)

斜頸症最常見的原因是單側胸鎖乳突肌肥大或纖維化,而右側比左側常見。也因此寶寶容易轉頭向左側、傾向右側,若長期沒有治療矯正,可能導致頭型和臉型不對稱,出現大小臉的症狀。

頭臉不對稱、頸部硬塊 警訊

研究指出,有高達12%的寶寶合併同側髖關節發育不全症。故醫師除了檢查頸部之外,也要檢查斜視、弱視、脊椎骨性結構異常,甚至要追蹤髖關節的變化。

軟組織超音波可幫助診斷斜頸症,乃臨床上最重要的工具。

◎胸鎖乳突肌變化分為四級:

●第1級:明顯肥大,會出現假性腫瘤的樣子,雖然嚇人但其實是良性腫塊。

●第2級:肌肉出現少於50%的纖維化。

●第3級:出現大於50%纖維化。

●第4級:已產生纖維索狀結構。

物理治療復健6-18個月

小兒物理治療主要幫助第1-3級的小兒斜頸症,復健時間約是6-18個月。

多數的寶寶可藉由姿勢擺位、牽拉運動和誘發主動運動等復健手法來大幅度改善。

以右側胸鎖乳突肌緊縮為例,應讓寶寶右側躺,以姿勢擺位達到牽拉肌肉的效果,並給予右上方向的聲光刺激,讓寶寶主動轉向右側。

若復健治療後,寶寶頸部活動度改善有限,或追蹤超音波發現已出現第4級纖維索狀結構,此時胸鎖乳突肌比正常側薄,復健效果不佳,需要手術治療介入,並於術後再開始復健,以減少復發。

(作者為新店恆新復健科診所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