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別自己嚇自己 血尿不一定是膀胱癌
文/楊弘如
「醫生,我小便都是血,該不會是膀胱癌吧?」在泌尿科的門診,不時出現這樣的病患。詢問之下,病人尿血之前,往往已好幾天有小便會痛、頻尿的症狀,只是和以往膀胱發炎的情況相似,便不以為意,直到突然尿血了,才嚇得趕緊求醫,還好經過檢查,多半只是單純膀胱炎,使用抗生素即可痊癒。
小便會痛+頻尿 膀胱炎居多
然而,這些病人的擔憂並非全無道理。在台灣,每年新增2千多名膀胱癌患者,它是最常見的婦女泌尿道腫瘤,也是男性第八大常見的癌症,每年大約有1000人因此死亡,而其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痛性血尿,甚至伴有血塊排出,往往肉眼清楚可見,這確實是不容輕忽的健康警訊。
無痛性血尿 膀胱癌警訊
膀胱的構造由內而外分為:最內側的黏膜層,中間的膀胱逼尿肌,以及最外側的結締、脂肪組織。膀胱癌即是位於最內側的黏膜層產生病變,90%屬於尿路上皮癌,其餘10%為鱗狀上皮癌,至於其他種類的癌症則較罕見。
據統計,將近5、6成,甚至更高比率的新診斷膀胱癌屬於表淺性腫瘤,也就是零到一期的癌症,但也有1、2成病人診斷時已是第四期癌症,通常預後不佳,平均存活僅約2年。
若是零到一期的膀胱癌,治療方式相對單純,但療程冗長。早期膀胱癌的標準療法是先以內視鏡切除膀胱腫瘤,再用化療藥物或卡介苗灌注膀胱,以藥物浸潤膀胱黏膜,殺死殘存的癌細胞。
高復發性 療程需追蹤5年
膀胱癌是多發性、高復發性的腫瘤,必須每3-6個月作膀胱鏡追蹤及膀胱灌藥預防,甚至需反覆以內視鏡切除新長的腫瘤,整個追蹤治療過程至少要5年。
至於第二期以上的膀胱癌,腫瘤已侵犯到膀胱黏膜下的肌肉組織,標準治療以膀胱根除手術為主,再搭配尿路改道手術,並視情況輔以化療、放射線治療。若病情已嚴重到無法開刀,則以化療、放射線治療、或較新的免疫療法為主。
膀胱腫瘤從發生到逐漸惡化、進展至晚期,往往須歷經數年時間。而其主要症狀為無痛性血尿,相對於其他癌症的症狀,其實更容易令人警覺;只是這種血尿常自行改善,非持續發生,以致患者可能忽略警訊,未能及早診斷、治療。
當然,臨床上大多數的血尿都不是腫瘤造成的,所以民眾也無需一尿血就杯弓蛇影,最好還是有問題迅速就醫,讓專家來釐清原因!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泌尿外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