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出差就肚子痛 腸躁症惡整高階經理

2020/12/27 05:30

▲一遇到壓力或突發事件時,立即出現腹痛、腹脹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時,有可能是腸躁症;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曾秉濤)

文/曾秉濤

47歲李先生是某大公司的高階經理,但他只要每次出差到外地,離開住宿飯店前,腸子就會開始「攪動」,一到達約定地點,一定要先確定廁所方位,以免來不及上洗手間。這幾年,發作次數愈來愈多,能忍耐的時間愈來愈短,讓他對於外地出差避之唯恐不及,只想留在公司內辦公,因此多次遭老闆約談。

他曾以為是大腸長腫瘤,接受過大腸鏡檢查,但並未發現異狀。

一遇壓力或突發事件 腸胃道即有症狀

李先生其實是罹患了腸躁症!平均每10個人就會有1人罹患,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患者一遇到壓力或突發事件時,立即出現腹痛、腹脹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這類患者大多緊張兮兮、想太多,往往都是急性子。

腹痛及腹瀉原本就是胃腸道的一種保護機轉,用於應付個體誤食有毒物質時,縮短它們在胃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毒物被吸收的機會。倘若個體大腦內的神經調節激素(如血清素等)濃度不足,當個體處於壓力狀態時,這些激素被大量消耗,無法透過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來安定腸胃道的蠕動,從而引發病症,儼然是「腸道焦慮症」或「精神性腸胃炎」。

此病不僅僅需要飲食控制,止瀉、止吐藥物可以迅速緩解症狀,但若太常反覆發作,會使患者過度使用腸胃道藥物,衍生便秘或錐體外路徑症狀(例如手抖、靜坐不能),會使疾病本身更加複雜,甚至加重焦慮。其實,只要依據醫理,接受神經調節藥物療法,例如血清素受器調節劑,搭配行為療法,學習正念放鬆技巧,即可緩解病症。

須注意的是,腹型偏頭痛、發炎性結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病)等疾病會很像腸躁症,前者常常會合併偏頭痛,而後者常常會合併血便,診斷須仰賴大腸鏡及相關切片檢查;但若已經詳細檢查,確定無上述問題後,就很可能是腸躁症作祟。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附設精神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