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痔瘡分4級! 2、3級者可用微創手術 告別坐立難安

2025/04/08 16:49

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馥馡示範對痔瘡病症做微創射頻消融術的治療方法。(記者王俊忠攝)

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馥馡示範對痔瘡病症做微創射頻消融術的治療方法。(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對常見的痔瘡病症,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指出,據統計國人自述有痔瘡者約6成以上,除了腫脹、脫垂、疼痛與出血外,嚴重還會休克,在4個等級症狀中,2、3級程度適合自費微創手術,術後當天下午即可返家休息,告別坐立難安。

郭綜合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楊馥馡表示,隨著生活方式與工作型態改變,年輕人也有痔瘡難言之隱,有些3、40歲的男女上班族因2、3級痔瘡出血求診做微創治療。其實,痔瘡是1種靜脈曲張,因肛門和直腸靜脈叢長期擴張充血引起,包含腫脹、突出脫垂、疼痛甚至出血,對患者生活常有極大困擾,甚至可能有慢性貧血或出血性休克等嚴重併發症。

痔瘡的風險因子,包括長期便秘、懷孕、肥胖、久坐久站,或是不良排便習慣(如上廁所看報紙、滑手機),部分後天疾病造成血液回流不佳亦可能加重症狀。

楊馥馡說明,痔瘡在解剖位置以鋸齒線(dentate line)為分界,分為內、外痔及混和型。內痔在此線以上,一般以腫脹或出血表現;外痔在此線以下,因有體表神經,常見症狀為疼痛,尤其痔瘡內部血栓堆積產生痔核(thrombosis),更是疼痛難耐,並將痔瘡分4程度分級:第1級無脫垂、症狀最輕微,第2、3級雖有脫垂、尚可自動或手動復位,第4級為完全脫垂且困難復位,同時會合併較嚴重症狀。

輕度痔瘡可由生活習慣調整及藥物來改善,症狀1至3級患者可做微創治療,疼痛較小、恢復快速。郭醫目前微創治療包含橡皮筋結紮、冷凝刀、雷射與最新的射頻消融術,射頻消融以精準高射頻產生能量燒灼破壞痔瘡,術後併發症少、復發率也低於其他微創治療;至於第4級患者,大多需傳統開刀手術處理。

楊馥馡提醒民眾,想防痔瘡上身,需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如勿上廁所看報紙、滑手機)、避免久坐久站、適量運動,飲食多吃高纖食物、多喝水。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