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蟹足腫反覆發作 手術+「放療」根治

2020/10/31 05:30

▲蟹足腫外觀猶如在皮膚上橫行的螃蟹;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宋時雨)

文/宋時雨

36歲的林小姐兩年前接受胸口小手術,留下一條小傷疤,沒想到傷口逐漸膨出還向外擴張,紅通通的外觀會發癢,且伸展時,有拉扯痛的困擾,多次到皮膚科接受類固醇注射,一開始效果不錯,但好沒多久,又會反覆發紅突起。這種病症稱為「蟹足腫」,最後透過放射治療,才解決林小姐的困擾。

放射治療總是和癌症聯想在一塊,但其實在一些非癌症的治療上,也可使用放療,最常見的就是蟹足腫。

蟹足腫猶如在皮膚上橫行的螃蟹,起因於皮膚傷口修復時,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原本是幫助復原的好細胞,卻失控停不住修復過程,產生從皮膚上隆起的疤痕組織,向外擴張超過原先的傷口範圍。病況嚴重者,還真的像張牙舞爪的蟹腳。

蟹足腫的機轉還不是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還是和遺傳體質有關係,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傷口周圍可能持續發紅、發癢,甚至不時有刺痛感,外觀上也會影響社交生活。

一般還是先採保守的治療,例如直接在疤痕注射類固醇,或是局部皮膚冷凍治療。若這些治療皆無效或反覆發作,可考慮放射治療,多半都是數年來反覆發作,平均一、兩個月就得注射一次類固醇的患者,因為不堪其擾前來諮詢。

首先必須由外科醫師安排手術,切除隆起擴張的疤痕組織。在手術後的24小時內開始放射治療。通常放射治療醫師會選用電子射束,將放射劑量限縮在皮膚下淺層,減少其他體內器官暴露於放射線。總療程次數一般是3-4次,但看部位或是蟹足腫傷口大小不同,可能短至1次或需要更多次。

▲放射治療示意圖。(照片提供/宋時雨)

保守療法無效者可考慮

總結來說,手術加上放射治療,是對於保守治療反應不佳,反覆發作的蟹足腫傷口的終極手段,也是對苦於傷口紅癢痛等症狀患者的一線希望。但放射治療仍有它的風險,治療前,請務必和醫師好好討論。

另外本身已有蟹足腫體質的患者,要好好注意避免新的傷口產生,像是不要擠痘痘、穿耳洞、大力抓癢,因為目前所有的治療方式都是局部處理,並沒有辦法保證其他位置不會長出新的蟹足腫。

(作者為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