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肝加油站》肝功能好不好 不能只看GOT、GPT
文/許金川
Q:我的弟弟有B肝帶原,平常做生意忙碌,並沒有規律追蹤,這一年來他老覺得容易腹脹、腹痛。最近因為症狀越來越嚴重就醫,做了胃鏡發現有胃潰瘍,醫師知道他有B型肝炎特地幫他做了腹部超音波,這才發現肝臟有一顆4.4公分大的腫瘤。
原定要開刀切除,但做了一項碘氰綠(ICG)的檢驗後,結果說肝功能不夠理想,不能開刀,他的肝功能指數GOT、GPT都正常,怎麼會說肝功能不好呢?
A:GOT、GPT(現稱AST、ALT)是存在肝細胞內最多的兩種酵素,當肝細胞發炎壞死,這兩種酵素會被釋放到血液中,抽血GOT、GPT會升高,反之,如果GOT、GPT正常,只能說肝臟目前無明顯的發炎跡象,但並不表示肝功能一定正常。所以嚴格說,GOT、GPT應該稱為肝臟發炎指數。
肝臟的功能很多,它負責膽紅素的轉換與合成人體的白蛋白及凝血相關因子,因此,一旦抽血發現膽紅素值高起來或白蛋白偏低、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就表示肝臟功能出問題了,此外,血液中的白蛋白一般會高於球蛋白,兩者相除比值應會大於1,若比值降低小於1,也表示可能已有慢性肝病、甚至肝硬化。
因此,如果要評估肝癌病人是否可以開刀,通常會做更精準的肝功能檢測,稱為碘氰綠(ICG)測試,因為碘氰綠注射到人體,在肝臟內由肝細胞攝取後,分泌到膽汁內,再直接排入腸道內後,由糞便排出,所以在血液中的代謝速度很快,臨床上會在注射此藥劑後的15及20分鐘,抽血確認其血中的殘存率,依此結果判定肝臟是否適合做手術切除,以及可切除的大小。
如果殘存率在10%以下,可以做大範圍的肝腫瘤切除,若是在20%以下,尚可切除約1/3的肝臟,但假如殘存率在30%以上,能切除的範圍就很有限了,因此,當ICG檢測結果在30%以上,通常就不太建議手術,因為術後肝臟衰竭的風險高,而且勉強切除較小範圍的肝臟,日後復發的機率也相對增高。
(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提供民眾免費索閱。
肝基會諮詢專線:0800-000-583,網址:www.liver.org.tw。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