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老是暈吐 「動暈恐懼症」作怪
文/曾秉濤
一名10歲小男童,某次家庭旅遊,搭車走山路,因為路程蜿蜒崎嶇而嘔吐,抵達目的地,下車後依然乾嘔,暈眩持續了好幾天。從此,只要一聽到要搭車,便開始噁心、全身發抖,即便是被硬拖上車後,發現車行穩當(例如搭火車或高鐵),依舊臉色慘白、手心冒汗,影響所及,鮮少出遠門,變得鬱鬱寡歡、獨來獨往。
恐慌導致自律神經失調
這其實是「動暈恐懼症候群」,這是患者對於搭乘交通工具時,可能發生的動暈症,感到恐懼與恐慌,通常起自於患者的大腦無法調節兩側內耳前庭所輸入的平衡訊息,加上一次或數次嚴重的動暈症發作,造成痛苦與失能,從此,只要準備搭乘交通工具,便先啟動生理防衛機轉,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動暈症發作時,最令人痛苦的,應該是噁心嘔吐,這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轉,作用在於不慎食入有毒物質,人體自我保護機制會儘快把胃腸道中尚未吸收的毒物吐出,以減輕中毒。
上車前先吃止暈止吐藥
因此,治療此病,應先從克服噁心嘔吐開始,患者搭車前,務必先口服止暈、止吐藥物,預防暈車,從而解除心理壓力與恐懼。
平衡復健可以強化患者大腦對於暈眩的控制能力,不再對於暈眩過度敏感,就像船員不易暈船一樣。患者應了解動暈症的機轉,起因於前庭平衡輸入訊息跟視覺輸入訊號互相衝突,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恐懼與自卑。
此病跟「交通工具恐懼症」很像,但後者起因於患者曾經見到重大交通事故的新聞,於搭乘時就會想起這些可怕的悲劇,開始憑空想像自己可能會因此重傷或死亡,比前者更需接受心理治療。
若有類似病症者,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附設精神科醫師)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