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顎手術治好打呼 下巴也變Man了
文/周邦昀
阿閎因為睡覺會打呼、常常睡不好,被媽媽帶來看診,她說:「我兒子這種年紀怎麼就會打呼?」的確,很少會在一位年紀僅18歲、且不算「胖」的孩子身上,聽到家長這樣的抱怨。
我端視著阿閎的臉型,屬於小下巴的患者臉型,下顎後縮,連帶後咽部的空間也被限縮了。此外,阿閎也算是「小暴牙」族群,前凸的上顎骨導致上排牙齒在笑時,會露出較多的牙肉。
阿閎沒有發覺睡覺打呼的問題,反而比較在意笑的時候會露出牙肉。我心想,這年紀的孩子應該還是會對自己的外觀比較有想法。
小下巴臉型 擠壓後咽部軟組織
解釋病情時,我告訴他,他的問題是下顎後縮,導致後咽部軟組織擠壓,致使呼吸道在夜間時受迫狹窄,進而產生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此外,後縮的下顎骨也導致咬合不正的困擾。
我們可提供的是,藉由正顎手術的上、下顎截骨手術,將下顎骨向前拉,一方面可以增加咽部氣道流通的空間,改善打呼問題,還能減少開口笑的時候暴露過多牙肉,讓他的臉型更立體,擁有一個屬於自己「Man」的下巴。
據統計,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常見於年紀較長、大於40歲的男性,但女性及孩童也有可能。以亞洲的盛行率,男性罹患率約6%、女性約2%來估算,全台灣估計有超過40萬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中,小下巴族群因為結構問題,更常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畫上等號;而肥胖又會加重此疾患的生成。
常見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
因此,治療的首要之務便是減重,並搭配連續性陽壓呼吸治療;手術則施以呼吸道及咽喉周邊軟組織的重建與切除術。另一方面,藉由骨骼移動間接改善軟組織位置,目前以正顎手術的上顎及下顎前移術最為有效,但術後常見副作用為下巴局部感覺異常,不過狀況會隨著時間逐漸減少或消失。
正顎手術6週後,阿閎回診,很滿意臉上這個「Man」的下巴,媽媽說,阿閎變得很愛照鏡子,不過兒子的睡眠品質終於得到改善,讓她放下重擔。
(作者為桃園長庚醫院顱顏整形科主治醫師)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