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通道內視鏡 減輕長者脊椎手術風險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
85歲陳姓老翁半年來因右下肢痠麻無力,導致行動不便,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陳聖祺經神經學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第2至第5腰椎有嚴重的脊椎神經管狹窄症及神經壓迫,而因陳翁患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傳統脊椎手術風險大,醫師決定採用雙通道內視鏡進行減壓手術,第3天即行動自如,復元良好。
陳聖祺表示,傳統脊椎手術需切開肌肉,導致部分患者術後出現慢性背痛,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是由X光機精確定位後,器械穿越過肌肉群及軟組織直達病灶,非廣泛性切除,因而大大降低對肌肉的破壞,達到出血量少、減少疼痛及縮短復元時間的目的。
他指出,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比一般脊椎微創手術的傷口更小,處理單節脊椎問題僅需2個約1公分的傷口,多節脊椎問題則只需多個1公分的傷口。一般患者術後當天或隔天即可下床行走,甚至有1至2成患者術後因傷口不太痛,而拒絕使用任何止痛劑。
自費新選擇 傷口更小
陳聖祺說,台灣已是高齡社會,脊椎患者多為高齡長者,患者常伴隨多重內科疾病而增加脊椎手術的風險,童綜合醫院由國外引進雙通道內視鏡脊椎手術,自費約6萬多元,提供不適合傳統手術的患者另一種治療的選擇,解除許多患者的疼痛。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