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陳建仁︰減少社交 可維持「半正常」生活
外媒專訪 疫苗問世前 與病毒共存
〔記者楊淳卉/台北報導〕副總統陳建仁日前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專訪指出,未來一年或一年半之內,我們或許就會有疫苗,在這之前,「絕對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只要過半的民眾減少50%的社交接觸,大家就能有限度地繼續日常生活,只是要稍微設限,過著所謂「半正常」的生活。
共體時艱 一年半內生活稍設限
對於病毒是否源於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陳建仁指出,最先在學術期刊發表的42個病例,大約有10例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這是很重要的提示,中國華南海鮮市場可能不是感染源頭;要追蹤零號感染源非常困難,如果零號病例是輕症,就永遠找不到。
陳建仁指出,任何國家對疫情的防堵,永遠不嫌晚,各國都必須根據當前情況因時因地制宜,其他國家仍可採行台灣的良好策略來抗疫。例如社交距離絕對是重要的,台灣和其他國家都在推行維持社交距離。
陳建仁認為,新冠病毒會像流感一樣,具有高度傳染力,大部分病例屬於輕症或無症狀感染者,會透過飛沫及污染區傳染,因此無法完全消除,會與我們共存。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像2009年的H1N1新流感,所以我們一定要準備好和這個病毒長期對抗,這也是我們必須研發快篩和抗病毒藥物的原因。
他指出,未來一年或一年半之內,我們或許就會有疫苗,就可以像2009年流感疫情一樣,利用疫苗防疫,但在這之前,我們絕對必須保持社交距離。他認為,沒有必要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停止所有的活動,只要過半的民眾減少50%的社交接觸,大家就能有限度地繼續日常生活,只是要稍微設限,過著所謂「半正常」的生活。
歐洲疫情過高峰 美國攀升中
被問到疫情衝擊後何時能夠恢復正常生活,陳建仁說,他曾經預測5月底,但很難預料,他認為歐洲疫情已過高峰期,正在趨緩,美國還在攀升中,希望五月底看得到疫情的曙光。
至於未來各國如何重啟旅遊和貿易,陳建仁認為,為協調國際運輸等,所有國家都必須公開資訊,例如,必須讓人民了解,有些國家只有零星的病例。我們需要進行血清流行病學研究,對民眾的血液進行採樣,了解各國的感染狀況。而且必須確保疾病不會傳播出去,必須十分謹慎,確保不會再爆發大流行。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