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黴菌性食道炎 白色念珠菌是禍首

2020/03/26 05:30

▲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發現,食道充滿大大小小的白色黴菌斑塊(黃色箭頭所指)。(照片提供/葉秉威)

文/葉秉威

相信很多人對「黴菌性食道炎」這個疾病很陌生,好端端的食道怎麼會長黴呢?此病主要是由黴菌入侵食道黏膜造成的發炎感染,9成以上都是由白色念珠菌所致。

免疫力低下 容易感染

而白色念珠菌也不是什麼罕見的黴菌,它存在於正常人體的皮膚、口腔、腸道及陰道等,平常並不會致病。所以食道黴菌感染大多發生於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患、接受化療的癌症患者、使用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的病患或是愛滋病患等。然而偶爾也會發生在免疫力正常的患者。根據研究顯示,患者如果長時間服用廣效型抗生素、中草藥及胃藥或是酗酒者,也容易有黴菌性食道炎的風險。

常有胃酸食道逆流感覺

哪些是食道黴菌感染的症狀呢?一半以上感染者其實沒有任何不適,而有症狀的患者最常見是有胃酸食道逆流的感覺,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噁心、胸口不適、吞嚥困難,甚至吞嚥疼痛等,其實和其他胃腸道疾病症狀相似。所以診斷方式常無法以一般症狀判斷,需要以上消化道內視鏡(俗稱胃鏡)檢查發現,食道上有著大大小小的白色斑塊,且無法以水沖洗掉,經過切片進行病理檢查才能確診。

治療方面可以使用第一線口服抗黴菌藥治療,只是患者較常有胃腸道不適的副作用,長期給藥可能會增加肝臟發炎的風險性,然而絕大多數患者只需進行短期治療,相對發生副作用的風險並不高。

雖然多數感染黴菌性食道炎患者並沒有症狀,且在未接受治療的情形下,仍有部分患者經內視鏡檢查發現黴菌性食道炎不藥而癒,但有些嚴重個案會發生食道潰瘍,甚至穿孔的風險。故如果發現食道黴菌感染,一般還是建議服藥治療。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甚至還要考慮內視鏡檢查及更換第二線抗黴菌藥物。

(作者為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