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平衡感練好 老骨頭不跌倒
文/蘇宜家
「聽說老王昨天半夜起來上廁所跌倒,摔得手跟大腿都骨折啦!」「這麼嚴重!不就得休養好一陣子都看不到他了!」「這把年紀都老骨頭一把了,摔跤可不得了…」。
跌倒,聽來似乎不如交通事故可怕,但是失去平衡跌倒,在骨質疏鬆的老人身上,骨折及臥床併發感染等問題,卻讓它成為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事故死亡原因的第二名。老人發生跌倒的比例高達51%,其中女性又比男性多。英國研究曾發現,老人只要跌倒一次,第一年死亡率即會增加0.9倍,重複跌倒的第一年死亡率更達到2.6倍,銀髮族的跌倒問題,實在不容忽視。
訓練下肢肌力 加速快跌倒時反應
導致老人跌倒的原因,大致可分為自身健康因素以及環境因素。一般而言,身體機能老化,造成骨骼關節退化、肌力不足、身體協調性及活動度變差,都會造成平衡感下降。生活環境不安全,如光線昏暗、雜物阻擋、地板凹凸不平、地面濕滑等,也容易讓老人失去平衡發生意外。
想要預防跌倒,身體平衡感是否夠靈敏,快要跌倒時是否能快速反應,都對老人防跌相當重要。平時除了多訓練下肢肌力,如單腳站立、墊腳站立及直線行走等臀腿肌力的訓練,透過螃蟹步、側併步等橫向移動的運動,也可以訓練老人在快跌倒時較快的做出反應。
體感互動遊戲 可融入平衡訓練
另外,有些現今流行的體感互動遊戲,也可以融入平衡訓練,利用遊戲提供的豐富聲光回饋及娛樂性,提升長輩參與訓練的動機。例如平衡訓練儀,即包含打磚塊、撿蘋果及走迷宮等遊戲,利用遊戲讓長輩前後左右移動身體,訓練軀幹肌肉力量、反應速率及協調性,同時也可以依照長輩的能力調整遊戲難度。漸進式的提升其身體活動度及應變時間速度,達到訓練的目的。
所謂要活就要動,養成運動習慣永遠不嫌晚,越早開始越好,只要選擇適合自己且正確的運動,就可以有效的維持體能及平衡,將跌倒的風險降到最低。健康的銀髮生活,就從起身運動開始吧!
(作者為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職能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