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微創植入人工電子耳 開啟新「聲」命

2019/11/26 05:30

微創植入人工電子耳 開啟新「聲」命

▲人工電子耳利用耳外、耳內機配合產生聽覺 。
(照片提供/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電子耳中心)

文/溫惟昇

◎案例1:吳小弟出生時,聽力篩檢異常,父母發現他到了2歲仍不曾開口叫爸爸、媽媽,經檢查後才得知雙耳均罹患重度聽損,配戴助聽器後成效不佳。經由人工電子耳與聽能創建的協助,吳小弟逐漸能像同年齡小朋友們學習中、英文,甚至能流暢地演奏樂器。

◎案例2:黃老闆自年幼一場大病高燒過後,右耳就失去了聽力,近幾個月來原先完好的左耳也快速退化,除了惱人的耳鳴吵得無法入眠外,面對員工、客戶溝通時更是困擾,即便購買了最先進的助聽器也幫不上忙,最終透過人工電子耳的協助,成功地重返職場。

先天性聽損發生率約千分之3,其中1/3為雙耳重度聽損。以國內每年20萬名新生兒來計算,平均有200位屬此類型。肇因於耳蝸內的毛細胞無法有效發出訊號產生聽覺,即便使用助聽器大多數仍無法有效聽見。

由於聽不到而無法模仿、學習說話,病童不能接受一般教育,必須上啟聰學校,靠手語與外界溝通,不僅是孩子與家長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也對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成年的聽障患者則常感受到孤獨、自卑,其人際關係與工作表現同受影響。

人工電子耳可取代受損的耳蝸,直接刺激聽神經來產生聽覺,嬰幼兒在適當的聽覺口語訓練後,語言能力可恢復達8至9成以上,聽、說、閱讀能力及認知功能皆與正常聽力學童相仿;成人則成效更佳,近9成患者其日常生活自理、溝通、職場表現都與一般聽力正常者表現相當。

微創植入人工電子耳 開啟新「聲」命

▲溫惟昇醫師(左)檢視患者的聽力狀況;圖為情境照。
(照片提供/溫惟昇)

人工電子耳分為耳內、耳外兩部分,耳外部分外觀近似於一般助聽器,將聲音轉換為電流訊號;耳內植入體埋藏頭皮下,連接細長的電極進入耳蝸。雖屬要價近百萬的昂貴醫材,患者植入後可終生使用,且健保自2017年7月開放給付,讓18歲以下且雙耳均超過90分貝的病童受惠。其餘族群則可透過社會局申請,獲得30至60萬不等的補助。

術後隔天即可啟用並出院

傳統電子耳手術在耳後會出現10-20公分傷口;但現今的微創手術傷口僅不到3公分,患者在術後隔天或第二天就可開機啟用並出院,術後仍可正常洗澡、洗頭,且不必換藥、拆線,大幅減少復原時間。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人工電子耳中心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