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聚餐吃太油腹痛發燒 「膽囊結石」作祟

2019/10/12 05:30

▲用餐後,出現右上腹悶痛不舒服,有可能是膽結石;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陳信佑)

文/陳信佑

陳先生是一位中年男性,平常身材略胖,以前就有膽囊結石的病史,每年固定追蹤腹部超音波觀察膽結石的情形。3天前,公司聚餐後,他就開始感到右上腹悶痛不舒服,並且出現皮膚及小便變黃的情形,接著發燒、發熱,就醫後才知道是膽囊的結石掉到總膽管,變成阻塞性黃疸。

他在醫院接受了逆行性膽胰內視鏡取石術,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才化解了這場病痛。

膽囊結石在台灣是很常見的疾病,膽結石有大有小,但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治療,其實不是在於它的大小,而是症狀。

疼痛逾4小時速就醫

膽囊結石的疼痛特徵是飯後疼痛,尤其是飽餐高油脂美食之後,疼痛的位置可能在上腹或右上腹,偶爾會發生右側肩胛骨的轉移疼痛。一般來說,發生的時間通常在餐後的半小時開始,可持續一到兩個小時,但是需要注意疼痛的時間,若持續疼痛4小時以上且不斷加劇,則表示可能已進展至急性膽囊炎階段,需要緊急就醫,開刀治療。

偶爾膽結石若不是太大時,會被排出膽囊,但若卡在膽囊外,總膽管要進入腸子的開口時,便會造成阻塞性的黃疸,膽汁排泄就會出現重大問題。膽汁內部細菌開始繁殖,會出現發燒、畏寒等感染症狀,若任其惡化,可能導致嚴重的敗血症,進而死亡。

目前總膽管結石的治療方式是先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發炎改善時,做內視鏡逆行性膽道攝影,以了解膽管解剖及結石相對位置。超過9成的病患皆可藉由微創內視鏡方式,順利取出總膽管結石,控制感染。但是,曾因膽囊結石掉出而產生總膽管結石的患者,待狀況穩定後,目前國際的共識皆建議做預防性的膽囊切除術,惟在狀況穩定時,病患可以選擇用最微創的腹腔鏡進行膽囊切除。簡言之,內視鏡加上腹腔鏡的接力處理,可以順利處理這樣的病患,並留下最小的傷口。

少吃油膩、暴飲暴食

提醒有膽囊結石的民眾,用餐時盡量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或暴飲暴食;用餐後須注意是否發生膽囊的疼痛,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胃腸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