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跟止痛藥說掰掰 中醫治療 經痛不再來

2019/08/20 05:30

▲圖1:三陰交穴、公孫穴為緩解經痛常用穴位。(照片提供/張尹人)

文/張尹人

▲圖2:子宮穴:促進下腹部血液循環。(照片提供/張尹人)

17歲的謝小妹,因天氣熱,吃很多碗冰後,月經來時,小腹絞痛在地上打滾、冒冷汗,需請假在家休息;20歲的何小姐,從初經開始,每次月經來都小腹疼痛,疼痛指數高達9分(滿分10分),婦產科檢查無異常。

▲圖3:暖臍包熱敷腹部肚臍,含有丁香、吳茱萸等中藥材。(照片提供/張尹人)

她們因不想一直吃止痛藥,尋求中醫治療,規律服用中藥後,經痛已不再發生,也不再害怕生理期報到。

現代醫學將經痛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經痛和續發性經痛,兩者差別在於續發性經痛有骨盆腔疾病;謝小妹和何小姐都屬於原發性。

造成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可能與月經期間分泌過多的前列腺素導致子宮肌肉劇烈收縮,以及動脈血管痙攣有關;原發性經痛好發於青少女,發生率約50-90%,卻只有約15%會就醫尋求治療。

◎中醫將經痛的原因分為兩大類:

●不通則痛:氣血運行路徑受阻、循環不順暢造成經痛。造成不通則痛的常見體質有肝氣鬱滯型、血瘀型、寒濕凝滯型、濕熱蘊結型。

●不榮則痛:氣血來源不足、滋潤濡養不夠而造成經痛。造成不榮則痛的常見體質有氣血兩虛型、衝任虛寒型、肝腎陰虛型。

兩者治療分別以「行氣活血止痛」和「溫補氣血止痛」為原則,再依照不同體質開立個人化的處方治療。

除了中藥治療外,常同時搭配針灸雙管齊下。常用穴位有三陰交穴、太衝穴、公孫穴、子宮穴,有調經止痛的效果(圖1、2)。

若不喜歡吃中藥或是針灸,也可在經期使用含有止痛中藥材的暖臍包來熱敷腹部肚臍,可降低腹部肌肉張力與增加血流,以緩解經痛(圖3)。

有經痛困擾的女性,建議日常保養為,少吃生冷食物、冰品飲料,養成規律運動,例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皆可,可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東區分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