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咽喉卡卡有異物感 胃食道逆流作怪

2019/07/07 05:30

▲下咽部因逆流而產生顯著的紅腫(箭頭處)。(照片提供/葉秉威)

文/葉秉威

「醫師,我的咽喉總是卡卡的,吞東西常有異物感,我是不是得了食道癌?」這樣的情景,在診間中總是不斷上演。在懷疑自己咽喉病變時,其實更可能是胃食道逆流作怪。

當胃部內容物逆流至食道的同時,可能也會影響到更高位的咽喉而產生症狀。典型的咽喉逆流是一種逆流的食道外症候群,症狀包括:喉嚨異物感、常需要清喉嚨、慢性咳嗽,抑或是聲音沙啞。這些症狀不總是伴隨著典型食道逆流(像是火燒心或酸水逆流感),多數情況下患者僅有咽喉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是持續性的,並且藥物治療常反應不佳。

胃酸過多逆流咽喉

針對這些咽喉逆流,並沒有診斷上的黃金標準。臨床上,我們會用問卷搭配喉鏡檢查來評分,如果分數高,則會合理懷疑咽喉逆流。上消化道內視鏡(俗稱胃鏡)雖然在診斷咽喉逆流上的價值不高,但仍可證實胃食道逆流的存在,並排除咽喉腫瘤的可能性。

此外,由於胃鏡的解析度較高,胃腸科醫師也常藉由胃鏡來協助耳鼻喉科醫師進行下咽部的觀察。但仍有患者症狀持續,內視鏡下卻沒有發現,無法證實是否逆流,還是心因性引起,就必須靠24小時食道阻抗及酸鹼度檢測,來證實是否真的有逆流存在。

少吃甜食咖啡 睡前3小時禁食

這項檢測還可以確定逆流是屬於酸性、還是非酸性逆流,以及逆流是否達到近端食道,這類型的評估有助於患者決定藥物或抗逆流手術可能的療效。

咽喉逆流在治療上十分棘手,因為一般胃藥效果普遍不佳,甚至用到最強的質子幫浦抑制劑都沒有顯著效果。反而臨床上使用含藻膠酸的胃乳來減少逆流的刺激,對於症狀控制上有著較明顯的療效。由於藥物治療的困難,這類型患者更應重視生活型態的調整,包括避免甜食、咖啡等易造成逆流食物飲品,少吃油膩食物,避免抽菸、喝酒,睡前3小時不吃東西等。唯有合併藥物及生活飲食調整,才有機會告別咽喉逆流。

(作者為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