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腳底水泡冒不停 原來香港腳作怪
文/羅棋守
一名30歲男性腳底數個月前開始不斷起水泡(圖1),每次發作時都奇癢無比,必須把水泡弄破,癢感才能稍微緩解。曾在他處就醫被告知是汗皰疹,吃藥、擦藥暫時改善,但一停藥,沒幾天就又復發。
當汗皰疹治療 卻再復發
仔細檢查病患的腳底發現除了水泡外,其他地方還伴隨著脫皮病灶,因此高度懷疑是水泡型的足癬(香港腳),將患者腳底皮屑做進一步檢驗,果然看到黴菌菌絲,確診為水泡型的香港腳。患者在接受抗黴菌藥物治療後,患者腳底不再起水泡,脫皮也獲得明顯改善(圖2)。
香港腳是一種由黴菌引起的腳底、腳縫脫皮和脫屑(圖3、圖4)的皮膚感染症,在足部潮濕悶熱時,黴菌大量滋生,免疫系統開始對黴菌攻擊,產生免疫反應,就會出現水泡或腳趾縫出現糜爛性病灶。
一般的脫皮病灶,患者不一定感覺到搔癢,甚至大部分患者不知道自己腳掌的脫皮就是香港腳。
檢驗皮屑 發現黴菌菌絲
汗皰疹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手部或足部起水泡的皮膚發炎疾病,臨床上跟水泡型香港腳有時候並不容易區分,但還是有一些細節可以辨別。
一般來說,水泡型香港腳除了水泡病灶外,其他腳底或腳縫皮膚會出現脫皮、脫屑病灶;汗皰疹則是在水泡收乾處才會有脫皮。
若是單腳起水泡,也要優先考慮香港腳;汗皰疹是體質性皮膚病,一般以雙腳同時發作為多。若真的臨床難以辨別,可以請專業的皮膚科醫師做皮屑檢驗才能確認診斷,對症下藥。
然而因為台灣天氣悶熱潮濕,利於黴菌生長,香港腳容易復發。建議在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赤腳,以免遭受黴菌感染。
夏天儘量穿著涼鞋或拖鞋,若穿包鞋最好穿著透氣吸汗材質的襪子。如果易復發的患者,可以在鞋內灑上具抗黴菌作用又可以吸汗的鞋粉作為預防。易流腳汗的患者,建議使用止汗劑。
另外,每天儘量換穿不同鞋子,讓前一天穿著鞋子的腳汗有時間通風乾燥。洗完澡,應將足部徹底擦乾,再用吹風機吹乾。隨時保持足部乾爽才能免於黴菌感染的危機。
(作者為台中市羅棋守皮膚科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