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治療 不怕家有肺結核
文/鄭心宜
從2005年以來,新診斷出結核病例數逐年減少,但常見新的病人主要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
最近住院治療的一名60多歲女病患因為久咳不癒,耳鼻喉科醫師幫她做X光檢查,才發現她感染結核病,感染源疑似是她的先生2年多前被診斷出結核病,但她未按照醫囑治療,又喜歡關閉家裡門窗不通風,因此被傳染。
之前還有一位7歲的小女孩,醫師要收她住院,但家長卻推延2~3個月,等到她住院檢查確認罹患結核病,家庭成員接受追蹤檢查時,她的3歲弟弟也發病,媽媽的細菌培養也確診,一直閃避的爸爸被強迫接受檢查,經過一連串問診,爸爸就是感染源頭。
目前我關懷的結核病人約有80人,每月通報確診病例約有6~7人。
結核病是感染結核分枝桿菌,主要是透過空氣傳播的傳染性疾病,有疑似症狀的病人只要戴一般外科口罩,及早到胸腔科就診,早期診斷、早期接受治療,就可預防家人或朋友暴露在被感染的風險環境中。
配合治療2週 傳染性會降低
結核菌感染9成是以肺部為主,但只有肺結核才有傳染疑慮,需依病人痰液的細菌量來判定傳染風險高低,並不是每個病人都有傳染性,且就算是會傳染的病人,只要配合治療14天以上,大多數人的傳染性就會降低。
肺結核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3星期以上、咳嗽有痰、胸痛、體重減輕、食慾減低或咳血等。所幸肺結核藥物的治療效果極佳,確診後,只要配合藥物治療6個月以上,以及衛生所「都治關懷」,有9成的治療成功率。
若親友罹患肺結核病,也無須驚慌,一般與結核病病人密切接觸的感染率約25%~50%;如有感染,一輩子也僅有5%~10%發病率,現在還有潛伏感染者的藥物可以降低發病率。只要配合衛生機構安排的接觸者檢查,以及多關心支持、督促病人按照醫囑接受治療,並保持居家通風良好,即可防治結核病。﹙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肺結核個案管理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