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成人中耳積水 當心鼻咽癌上身

2019/04/11 06:00

▲鼻咽部長腫瘤,一旦塞住耳咽管開口,會導致耳膜內的中耳積水(筆指處)。(記者蔡淑媛翻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黃承楨醫師提醒,中耳積水是鼻咽癌的症狀之一,他以耳鏡為謝先生檢查耳朵。(記者蔡淑媛攝)

耳朵「積水」與耳朵「進水」大不同!

61歲的謝先生鼻塞1、2年,去年覺得左耳有悶塞感,原以為是洗澡造成耳朵進水,直到幾天後,左耳完全聽不到聲音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的中耳積水,且積水塞滿中耳腔。進一步檢查,鼻咽部長了兩公分的腫瘤,原來他罹患鼻咽癌第2期。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承楨指出,兒童耳咽管較短、較水平,細菌或病毒容易由耳咽管感染至中耳腔,常見中耳積水、中耳炎,但是成人耳咽管較長、較垂直,不容易中耳積水,而鼻咽癌是華人特有的癌症,發生率為10萬分之19,是西方人的20倍,一旦中耳積水,最擔心就是鼻咽癌腫瘤造成。

腫瘤塞住耳咽管 導致積水

黃承楨說明,耳咽管連接中耳與鼻咽部,會分泌黏液潤滑,一般人吞口水時就會排水到口中,一旦鼻咽部長腫瘤,塞住耳咽管開口,就會積水在中耳,導致中耳積水。

常見原因包括:感冒造成急性中耳炎,因治療不完全、抗生素使用不足導致積水,或是慢性鼻竇炎、唇顎裂,以及鼻咽癌。

單側耳朵悶脹 宜及早就醫

謝先生確診罹患鼻咽癌後,接受35次放療,口服化療藥至今,已經看不到腫瘤,症狀也消失了,病情控制穩定。

黃承楨提醒,鼻咽癌的發生原因與種族、病毒感染、嗜吃醃漬食品及家族史有關。好發於40到50歲的中壯年人身上,若反覆中耳積水或是單側耳朵悶脹感超過一週者,應及早就醫,並接受進一步檢查。

健康小叮嚀:鼻咽癌的主要症狀及治療

◎鼻咽癌的主要症狀:

●頸部腫塊占70%

●鼻塞占30%至40%

●中耳積水占30%至40%

●痰中帶血絲占30%至40%

◎鼻咽癌的治療:

放、化療為主,第1、2期鼻咽癌患者治療後存活率超過8成,第3、4期患者存活率則在5成以上。

(資源來源:黃承楨醫師,記者蔡淑媛整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