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抱小孩 背挺腰不痠
文/朱書儀
每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哺乳、拍嗝、哄睡等日常都是由爸媽抱著,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體重也逐漸上升,抱小孩這件事彷彿成了重量訓練,也讓爸媽常常抱得肌肉痠痛,其實只要注意抱小孩的姿勢,就可以減少抱小孩造成的肌肉痠痛與傷害。
將抱小孩簡單分成兩個時期:第一時期為準備期,預備抱小孩時,爸媽應先蹲下或半跪,背部打直不彎曲,若小孩可以聽從指令站起來,讓小孩站著且儘量靠近自己身體(圖1)。
直接向下彎腰抱 最傷
此時期常見的錯誤姿勢為雙側膝蓋伸直,直接向下彎腰抱起坐在地上的小孩,此姿勢會造成腰部過大的壓力,易導致腰部椎間盤突出或肌肉拉傷(圖2)。
第二時期為正在抱小孩時,爸媽下巴自然微收,兩側肩膀輕鬆下垂、不聳肩、不駝背,小孩儘量貼近身體且屁股坐在手肘彎曲處,使用上臂肌肉(如:二頭肌)出力,避免手腕長時間彎曲及負重,核心肌群用力不讓肚子前凸,維持骨盆在正中姿勢,雙側膝關節微彎(圖3)。
此時期常見的錯誤姿勢為上半身向身體後方傾倒,肩膀過度用力聳肩,腰椎、雙側髖關節及膝關節過度伸直,用關節卡住的方式抱小孩(圖4)。
鼓勵孩子 能走就不抱
同時爸媽可以儘量鼓勵孩子獨立自主,學習跟大人用一樣的方式,走路來探索環境。走路時,與孩子多一點的對話互動,讓孩子覺得自己走路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建立孩子能走就不抱、願意坐推車就儘量坐推車的習慣,善用推車及減壓背帶,減少手部、腰背長期施力的時間,抱孩子時,記得左右兩手輪替當作主要施力邊,隨時注意自己的姿勢,並搭配核心肌群與肩關節運動,才能讓親子互動品質不打折扣,爸媽遠離因抱小孩而造成的肌肉痠痛。(作者為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物理治療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