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子宮頸閉鎖不全早產 產檢加做子宮頸長度檢查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兩萬名早產兒,媽媽和小孩往後仍得面對慢慢復健和艱辛的成長路程;醫師提醒,子宮頸閉鎖不全發生機率約500分之1到兩千分之1,是早產的高風險因子之一,但只要產檢時加做這項檢驗,就能簡單避免這風險。
國泰醫院昨天舉行「巴掌仙子」早產兒回娘家活動,許多爸媽帶著小孩一起參與。一對活潑可愛的雙胞胎淇淇和浤浤當年在25週時就出生,體重僅877克與840克,是相當危險的早產兒。
雙胞胎媽媽在懷孕21週做高層次超音波時,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並已開兩指,胎兒快要滑至產道,趕緊住院安胎實行子宮頸環紮術,因子宮頸環紮術,寶寶在子宮內多待了5個星期長大,並搶時間給媽媽施打了促進胎兒肺部成熟的類固醇,後來在快26週時,因為羊膜破水,只好讓雙寶提早出生。
發生機率最高500分之1
國泰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說,子宮頸閉鎖不全發生機率大約在500分之1到兩千分之1,因此建議在懷孕20週到24週時做產檢的時候,要加做子宮頸長度檢查,若發現有問題,只要手術就能改善,也能大幅避免早產機率。
懷孕20-24週時加做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說,「子宮頸閉鎖不全」是指在無任何子宮收縮的症狀下,產生無疼痛的自發性子宮頸縮短,以及子宮頸口擴張,嚴重時羊膜會經由打開的子宮頸膨出至陰道,會有胎兒早產的危險。
蔡明松說,因為孕婦通常沒有徵兆,所以有很多產婦直到破水或陰道有異物感就醫,才發現子宮頸已經打開,若是羊膜囊已膨出,幾乎很難保住小孩。
蔡明松提醒,只要是先天子宮異常、子宮頸病變或做過切除手術、多次人工流產手術、多胞胎等,都是屬於子宮頸閉鎖不全的高危險群,應在懷孕中期做子宮頸長度測量。
當發現子宮頸閉鎖不全時,可考慮做子宮頸環紮手術,並給予抗生素與適度安胎藥物,早期治療可有效延長妊娠週數,增加胎兒存活率與減少併發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