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內視鏡手術 傷口比微創更小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
佳里奇美醫院上月完成台南地區首例的頸椎內視鏡椎盤手術,從患者第7頸椎椎盤後位,以經皮脊椎內視鏡手術,移除壓迫頸椎神經的椎間盤突出碎片(髓核),解除病人痛苦,快速復原。
主治醫師廖仁傑說,對於病人椎間盤突出的病情,以往大多採用前位微創骨融合固定術,但頸椎的構造較特殊,採用椎間盤切除並重建的微創手術,易影響患者頸部活動度和造成鄰近椎盤退化。
進階微修 延長椎盤關節使用壽命
如今在手術器械和技術進步下,另可採用頸椎內視鏡椎盤手術,從「微創」進化到「微修」,延長患者自體椎盤關節使用壽命,不需人工植入物重建關節;目前全台頸椎內視鏡椎盤手術僅約有一百多例。
一名69歲劉姓男子,5年前因頸椎第5、6節狹窄壓迫神經,在佳里奇美醫院曾接受頸椎微創手術治癒;但3個月前因左手痠麻痛感,惡夢再現,到醫院就診後確診是患者第7頸椎椎間盤碎片壓迫到神經。
廖仁傑評估後認為,僅需清除髓核碎片就好,採用頸椎內視鏡手術,歷時約2小時,順利移除壓迫到頸椎神經的突出髓核,患者術後隔天就能出院,傷口僅約1公分,比傳統微創手術的傷口更小,術後恢復狀況良好,輕鬆恢復日常生活。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