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終結站》洗腎皮膚變黑? 醫師:謠言勿信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坊間傳聞「洗腎後,皮膚會越來越黑,且永遠不會恢復」,讓部分腎功能不佳需洗腎的民眾因此拒絕洗腎,但醫師直言,腎功能不佳者若未正常洗腎,體內會累積中大分子尿毒素,不僅皮膚感覺更暗沉、更容易變黑,且病情更嚴重。
未正常洗腎積尿毒 皮膚易黑
亞大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表示,門診中常碰到患者被告知需洗腎(血液透析)時,焦急詢問:「洗腎後,皮膚是不是會變很黑?如果『會』,我就不想洗了!」
周哲毅認為,民眾會有這種誤解,是因腎功能不佳的病人水分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出現水腫,會讓皮膚看起來光滑、白皙,洗腎後因水腫消失,而出現皮膚「又乾、又黑」的錯覺。
周哲毅表示,其實皮膚黑或白,主要和個人的體質有關,是人體上皮細胞黑色素分布情形造成,當上皮細胞黑色素集中時,皮膚會較白,反之當黑色素分散時,皮膚看起來較黑。而皮膚黑白是主觀認定,若想更正確判斷黑白,需由醫師透過皮膚色卡評測皮膚色號。
他強調,腎功能不佳的民眾,若未定期接受洗腎,因體內的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完全,長期下來將造成皮膚感覺更暗沉、沒有光澤;只要定期接受洗腎,或者腎功能逐漸恢復,因體內中大分子毒素能順利排出,皮膚顏色就會慢慢恢復正常,因此千萬不要聽信謠言而排斥洗腎。
皮膚乾癢、龜裂 身體異常警訊
周哲毅也提醒民眾,皮膚若出現乾癢、龜裂、斑塊、皮下出血,或者變黃、變黑、變白的色素異常沉澱,都是身體出現異常的警訊,千萬不要輕忽,除了平時要重視皮膚的清潔與保養,一旦發現皮膚出現異常狀況,更要趕緊就醫釐清病因,以免延誤病情,讓症狀變嚴重。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