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耳道奇癢、流分泌物 黴菌性外耳道炎作怪

2018/08/22 06:00

▲黃白色一點一點的就是耳黴菌(紅圈處),上方網狀紅線是耳膜周圍擴張的微血管。(照片提供/陳建志)

文/陳建志

一名60歲退休男教師,兩側耳道深處一直是癢癢的,有時會有臭臭的分泌物流出來,起初不以為意,總是用耳扒去「抓癢」;數月後,開始聽見「嗯嗯嗯」聲,這聲響會持續一整天,感到心煩意亂;在夜闌人靜時,還會聽見血管跳動的聲音,相當不舒服。

原本以為是聽力退化,但聽力檢查卻無異常發現。就醫時,我發現在他的兩側外耳道深處,很靠近耳膜處,居然有很多一點一點的黃白色的菌絲,就連耳膜周圍的微血管都擴張了。

這名患者其實是罹患黴菌性外耳道炎,此病常見於原本就有過敏性外耳道炎的患者,外耳道皮膚會因過敏反應,一直分泌出偏鹼性的液體,創造出相當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倘若有經常性掏耳習慣,更會直接破壞外耳道皮膚既有的皮脂層及耳垢,一旦有黴菌孢子落在其上時,就會很快地滋長出菌絲來。

如果黴菌感染處很靠近耳膜,患者還會因局部的發炎水腫,影響到鼓膜在聲音傳入時的波動,造成輕度聽障,在聽聲音時,會宛如「隔著一層膜」。

耳膜周圍的微血管會因發炎反應而擴張,在患者平躺時,血管腔內的血液流量大增,震動耳膜,便會聽見跟心臟節律一樣的搏動性耳鳴。

此病治療以局部使用抗黴菌藥或硼酸耳滴劑為主,往往需要連續使用至少1個月才會根治。若不治療,隨著耳黴菌愈益侵犯外耳道,不僅奇癢無比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分泌物增加,偕同耳垢形成泥狀物,阻塞外耳道,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更會造成黴菌孳生的溫床,加重病症。

該名患者在規則地使用抗黴菌耳滴劑1週後,不僅持續性耳鳴消失,就連夜晚時的搏動性耳鳴也痊癒了。

由於這類患者大多同時會有足癬,往往是在掏耳時,不慎把黴菌孢子帶進外耳道,建議這類患者別胡亂掏耳,並同時治療足癬,最重要的是,若耳鳴發作時,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