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翼管神經截斷手術 KO過敏性鼻炎

2018/07/15 06:00

▲高解析度鼻竇內視鏡可評估鼻腔狀況。(照片提供/許原禎)

圖.文/許原禎

▲眼睛癢、打噴嚏、流鼻水是常見過敏症狀;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許原禎)

29歲陳先生每逢變天或是空氣品質不佳,總會出現鼻塞、流鼻水、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但不論口服抗組織胺、鼻用噴劑,還是中藥調理,效果都只能維持一陣子,讓陳先生很困擾。

▲在導航系統下,精準定位翼管神經位置(藍色指標)。(照片提供/許原禎)

截斷過敏神經 流鼻水與鼻塞明顯改善

門診檢查發現,他的鼻中膈十分彎曲,導致兩邊下鼻甲黏膜水腫增厚、眼睛有過敏性結膜炎表現,經討論後,陳先生接受「雙側翼管神經切除手術」,截斷過敏神經後,他的鼻水跟鼻塞明顯改善。

「翼管神經」自顱底進入鼻腔後,分出上鼻神經與後鼻神經,掌管鼻水分泌與鼻腔血管擴張、收縮,俗稱「過敏神經」是導致「過敏性鼻炎」病情無法治本的元凶之一。

目前臨床唯一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式就是「翼管神經截斷手術」。但由於「翼管神經」深埋於鼻腔骨頭內,使用傳統方式開刀造成的術後出血與乾眼機率令許多人為之卻步。

截斷手術後 過敏改善比例超過8成

陳先生接受的手術是利用內視鏡導航系統的「導航鼻翼管神經截斷手術」,以微創方式在鼻腔內以不到1公分的傷口截除翼管神經,生活品質相較於傳統方式改善相當大。

長期追蹤統計也顯示,內視鏡翼管神經術後,病人過敏症狀改善比例高達8成以上,且復發比例極低,術後產生出血與永久乾眼的案例不到1%。

(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