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了再吃! 正確用藥提升療效
圖‧文/楊雅慧
最近門診有幾件特殊案例發生,有些病人領了藥,回家後直接口服後再喝水,錯誤的用藥方式造成病人諸多不適產生!
其實有些藥品雖然外觀為散狀或粉劑,病人一旦領回藥品後,直覺都會直接倒入口中,再配水吞服。但這些藥品為配合其作用與療效,皆需泡水後,再行服用,以免療效無法發揮或有不適感產生。因此提醒民眾領藥時需注意藥師講解,才能以正確方式服藥。
◎需泡水後再服用的藥品,根據其作用條件,大約可分成4類:
●發泡錠:藥物加水後會溶解發泡,呈水溶液狀,服用時,有助藥物吸收。但此類劑型藥物,因藥片體積較大,勿直接吞服。同時如果沒有喝足量飲水可能引起食道阻塞,發生胸痛、嘔吐、容易嗆到等症狀。
●大腸內容物增大劑(俗稱通便或軟便劑):主要是增加大腸內容物體積,以促進腸內蠕動,所以需要較大量的水分。
●樹脂類:若水量不足或稀釋不當會造成樹脂阻塞情況。
●高濃度電解質,需溶於水中,減少對腸胃道的刺激。
◎以下提供常見需先泡水後,再服用的藥品清單:
●康賜爾散劑:6克/包-天然纖維,多為軟便用。
●磷減樂口服懸液用粉劑:0.8克/包;磷酸鹽結合劑,腎功能低下時,做為磷酸鹽結合用。
●舒腹達口服懸液用粉劑:3克/包-急性和慢性腹瀉的治療。
●加利美粉:5克/包-急性及慢性腎不全伴隨之高血鉀症。
●可利舒散:9克/包-減少血清中膽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改善膽道阻塞病人因膽酸過量沉積於皮膚所引發的搔癢。治療膽酸吸收不良引起的腹瀉、偽膜性腸炎或嬰幼兒的持續性腹瀉。
●結石清顆粒:(K+30mEq)/5克/包-鹼化劑(用於須長期保持尿鹼性之場合如尿道結石、腎小管性酸毒症)。
●易解鐵:125毫克/錠-治療因輸血而導致慢性鐵質沉著症。
●富泌舒痰發泡錠:600毫克/錠-祛痰。
●保可淨散劑:16.2克/包-瀉劑。
●刻見清粉劑:59克/包-使用於腸道檢查、手術前的淨腸。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藥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