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膠囊式心律調節器 高齡患者心選擇

2017/12/22 06:00

▲徐先生(左)很感謝黃群耀醫師(右)的治療,讓他裝設新型的心律調節器後,兩天就順利出院。(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新式的心律器(右)大小約5元硬幣。(記者吳亮儀攝)

86歲的徐先生患有心房纖維顫動和心室搏過緩,日前因暈眩緊急送到北醫附醫救治,經醫師評估後決定裝設最新的「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術後可快速出院,回到健康生活。

恢復期快 癒後限制少

與傳統永久性心律調節器相比,新型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具有恢復期快、癒後限制少等優點。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表示,除了冷氣團、寒流等極度低溫可能引發的心臟疾病外,其他像是早晚溫差大、起床離開被窩後體溫的快速變化等,也都是心臟疾病的好發因子之一。

黃群耀說,除了提醒民眾注意保溫以及維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更要定期測量血壓。

他也提醒,近日受冷氣團影響,北醫附醫週日到週二有到院前無呼吸、無心跳的死亡案例3人,且都是80歲以上長者。

黃群耀說,考慮徐先生年事已高,且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心房纖維顫動的病史,長期使用抗凝血劑,傳統手術風險過高,與家屬討論後,決定採用微創手術的方式植入「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

微創手術 30分鐘植入

黃群耀說,手術在病患清醒狀況下執行,在病患右側鼠蹊部局部消毒及麻醉,經由鼠蹊部切開一個不到1公分的切口,將右心導管深入心臟中,並將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置放至右心室側心室中膈的適當位置,歷時僅約30分鐘。

黃群耀提醒,現行的無導線膠囊式心律調節器只有心室單腔型的設計,所以無法全面取代所有形式的永久植入性節律器,而此項技術及器材也尚未納入健保給付範圍,提供高齡患者另一個選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