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逆流難診斷 常見聲音沙啞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一名53歲男子近一年來聲音沙啞,且胃酸不適就醫,診斷為輕度胃食道逆流和食道炎,但吃藥治療效果有限,因此接受24小時「咽喉食道胃酸檢測」,發現咽喉被胃酸逆流侵襲,確診為「咽喉逆流」,服用高劑量胃酸抑制劑3個月後明顯改善。
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連漢仲指出,國人1/4有胃食道逆流的困擾,主要症狀為火燒心或嘔胃酸,但有4成患者的症狀非典型不易診斷,常表現在呼吸道症狀,出現喉嚨痛、聲音沙啞、清喉嚨、喉頭有異物感等,因此患者反覆在耳鼻喉科、胃腸科、胸腔科就醫,非常困擾。
連漢仲說,咽喉逆流為胃食道逆流的一種,胃酸不但逆流到食道,還因上食道括約肌鬆弛,再往上逆流到咽喉,因咽喉比食道更不耐酸,長期逆流不治療甚至會導致喉癌、氣喘或吸入性肺炎。
連漢仲指出,這名男患者飽受聲音沙啞困擾,吃藥沒改善,今年做24小時咽喉食道胃酸檢測,將檢測器從鼻經咽喉置入食道,帶著檢測器正常過一天,發現一天有2次在飯後咽喉驗出小於PH4的酸度(胃酸為PH1至2),胃酸從食道逆流到咽喉,確診為咽喉逆流。由於他不菸不酒也沒慢性病,懷疑可能是壓力大所致。
須24小時咽喉食道胃酸檢測
連漢仲說,胃食道逆流原因多,包括壓力大、吃高糖及高油飲食、吸菸、喝酒、肥胖或是飲用過量的茶,治療服藥效果佳,但也要改變作息,避免風險因子,並建議晚上不吃消夜、睡前3小時前不進食。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