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大便解不乾淨 小心腸癌潛伏

2017/05/01 06:00

大腸直腸癌好發部位,直腸占43%、乙狀結腸25%。(資料照,記者蔡淑媛攝)

文/黃鼎鈞

一名60歲的男性患者,近半年來覺得大便不順,要跑廁所但又常常解不出什麼糞便,最近更覺得食慾不振、體重減輕,大便也發現有血絲,因此就醫。

胃腸科醫師問診後發現,患者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而且以前也沒有接受過相關檢查,於是安排大腸鏡檢查,顯示直腸出現潰瘍性腫瘤且已經有局部性阻塞。

經大腸鏡組織取樣,病理切片檢查,證實是大腸直腸癌。患者後續轉介外科手術與術後化學治療,恢復情況良好。

衛福部國健署已提供50歲以上、未滿75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一般民眾普遍已經知道大便出血和大腸癌可能有一定的關聯性。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中,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瘜肉,每22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所以大便出血或糞便潛血檢查陽性的患者,都比較願意接受進一步檢查。

但是初期的大腸癌未必有症狀,很多患者也未必會仔細觀察自己每天的糞便。所以有不少的大腸直腸癌患者,他們就醫的主訴其實是排便習慣的改變與糞便解不乾淨(殘便感)一段時間,這是因為腫瘤在腸道內增長會影響腸道排空,讓身體以為一直有糞便在腸內而想要去排便,但卻解不出什麼大便,如果因害怕檢查或不以為意,就容易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根據統計,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20-50歲的年輕患者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比率也逐漸增加。所以如果有排便習慣改變、大便解不乾淨,加上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大便潛血、出血或體重下降等危險因子,建議還是要儘早接受醫師問診與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胃腸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