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週開學囉 「過動兒」要預作準備

2017/02/09 06:00

拼圖可以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家長和老師常擔心孩子不能安靜上課。(記者蔡淑媛攝)

下週一(2月13日)是小學開學日,醫師提醒,家有「注意力不足過動兒(ADHD)」者應該從現在開始,及早協助孩子調整生活作息、培養讀書習慣,並且採取「多鼓勵、少責備」的方式,耐心引導孩子重回生活正軌,以免開學後不適應,引發困擾。

嘉義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也是心動家族(ADHD)兒童青少年關懷協會理事長陳錦宏指出,門診中,常有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兒,在學校開學後因病情加重,在校出現上課恍神、煩躁不安、坐不住、衝突打架等問題就醫,詢問後得知,大多是因寒暑假停藥,即使開學後馬上服藥,藥物也無法立即有療效,加上病童適應力較弱,以及新學期開始,更難以調適,常歷經2週以上的失控期,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是傷害。

陳錦宏說,不論一般兒童還是ADHD小朋友,其實在面對開學前,都要「預先作準備」,先從調整睡眠時間開始,多提醒、不要過度挑剔,建議家長可製作「鼓勵表」,若孩子在煩躁時畫圖、散步、喝水等行為,可以給予加分鼓勵;現在就先幫忙孩子準備文具用品;帶孩子一起完成自我檢查表。

多鼓勵少責備 耐心引導

陳錦宏提醒,ADHD小朋友大腦功能仍在適應開學新環境的變動,家長要多體諒、多提醒,不要過度責備,如果一直處罰修理他,會讓孩子的情緒不好、大腦功能更差,更惡性循環,也提醒用藥不可中斷,除了穩定孩子情緒,也能減少意外發生率,在開學前可先與老師溝通,家長和老師一起幫忙孩子度過適應期。

ADHD是腦神經發展遲緩的疾病,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分泌不夠,台灣盛行率7.5%,就醫率僅20%,16歲青春期後,大腦會長好,症狀改善,但仍有近一半的人會持續少許症狀,像注意力不足,11歲前是重要的治療黃金期。

ADHD可透過藥物和行為治療,能改善80%到90%,藥物為大腦補充營養,提高注意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ADHD的治療重點是防止「共病」(即第二個及其以上疾病)發生。如果不治療,未來發展第二個疾病(共病)機率高達80%,包括憂鬱症、焦慮症、藥物濫用、品行行為障礙。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