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謠言終結站》烏魚子含雌激素? 專家檢測沒問題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
烏魚子是相當受國人歡迎的伴手禮,尤其採買年貨時,總是以兩計價,但日前卻傳出「有漁民以含有雌激素的飼料餵烏魚,以獲得更多烏魚子」的消息,讓民眾心驚驚,怕吃進問題烏魚子。
不過,農委會澄清,飼料添加雌激素屬違法行為,在委託專家檢測養殖及野生烏魚子中的雌激素,均未檢出有非天然的雌激素,顯示確實沒有殘留疑慮,民眾可安心食用烏魚子。
傳聞指出,「烏魚是雌雄同體,繁殖期才會轉變成公烏魚或母烏魚,在自然情況下,兩者比例約各半。但為了獲得高價的烏魚子,有養殖烏魚的漁民會以雌激素的飼料餵食烏魚,以提升母烏魚的數量」。
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說明,要誘引烏魚「變性」所需的藥用雌激素「雌二醇」劑量相當低,每公斤飼料中,約含1mg的雌激素,而烏魚每天大約吃進體重3%至5%的飼料。
郭建賢指出,如果要餵烏魚吃含雌激素的飼料會在第1年(未進入繁殖期)時,然後在第2年的3、4月追加,以確保多數都成為母烏魚。
但郭建賢強調,母烏魚如果體內雌激素過高,會發揮像女性服用避孕藥的效果,不會結卵,因此需要停藥期,讓母烏魚能順利結卵。
每年的11月是養殖烏魚子的收成時間,是距離同年的3、4月追加餵食含雌激素的飼料,相隔約半年,根據過去國內學者的研究,飼料中所含的雌激素,在烏魚體內約45天會代謝完,因此沒有殘留的疑慮。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指出,2010年及2014年曾先後委託專家檢測養殖及野生烏魚子中的雌激素,均未檢出有非天然的雌激素,顯示確實沒有殘留疑慮。
黃鴻燕表示,漁業署也將在今年度的飼料抽驗計畫中,針對烏魚飼料新增檢測雌激素項目,並加強宣導飼料加工廠勿製造含雌激素飼料,呼籲漁民不要觸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