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經後下腹痛 中藥補氣緩解

2016/08/29 06:00

▲經後的疼痛會干擾到女性的心情及日常生活,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高銘偵)

文/高銘偵

「醫師,我今年初開腹腔鏡手術切除巧克力囊腫後,雖然這幾個月月經來的第一、二天下腹痛情形有改善,以前即使吃3顆止痛藥還會痛,現在只要吃一顆。有時熱敷一下也可以不吃止痛藥,而且沒有再發生經痛、嚴重嘔吐的情況,但是經期結束後,還是會下腹痛,且持續7-8天,該怎麼辦?」陳小姐在門診中,主訴就醫原因。

子宮內膜異位症若「異位」到卵巢稱為「巧克力囊腫」,大都會造成經痛、不孕;若「異位」到膀胱表面就會有解尿疼痛的問題:若「異位」到直腸表面就會有肛門抽痛的症狀。

腹腔鏡手術可處理「異位」的問題,但是有些肉眼看不到的部分就沒辦法了!

子宮內膜異位症容易復發是一個麻煩難纏的對手,所以對於較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婦產科醫師大都會建議使用半年停經針或男性荷爾蒙讓月經不來,對於已婚婦女會告知術後一年是懷孕黃金時期,但是陳小姐卻猶豫工作升遷、經濟等問題,又害怕西藥強迫停經會產生副作用,一直拒絕使用婦產科醫師開立的藥物,只願意服用止痛藥。

我問她:「月經乾淨後的下腹疼痛是否是脹脹墜墜?隱隱作痛?甚至於肛門抽痛、下墜感?」陳小姐點頭回答:「對!對!對!」

中醫看子宮內膜異位症為「離經之血」,屬「血瘀證」,臨床常見病患痛經多年,日久發生虛實夾雜,所以會有月經第一、二天下腹疼痛跟月經乾淨後下腹疼痛的狀況,病情較為複雜。

中醫古籍提出經前腹痛為「實」,經後腹痛為「虛」;臨床常見經痛大都是在月經第一、二天,因為經血無法順利排出,子宮收縮則下腹絞痛、刺痛、脹痛,此為實證,常使用桃仁、紅花、蒲黃等活血化瘀止痛的中藥治療。

不過,「經後下腹疼痛」臨床上較為少見,疼痛呈現情況就是經後下腹隱隱作痛、下墜感,中醫治療多以補氣為主。

陳小姐經過3個月的對症治療後,就很少出現「月經乾淨後,下腹疼痛」的情形。

我還是再次提醒她:「懷孕加上哺乳可以自然延長停經的時間,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好的方法,或許可以考慮結婚、懷孕吧!」

(作者為台北、林口長庚醫院中醫婦科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