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醫療團隊遠端監測 「在家洗腎」高齡者也行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
台灣洗腎約9.7萬人,素有「洗腎王國」之名,因應高齡化與少子化,健保署1年投入逾4.3億元鼓勵「在家洗腎」,今年更新增給付「病人遠距管理」強化照護,目標居家腹膜透析占洗腎從現行6.7%上升至8%。林口長庚醫院分析也發現,腹膜透析者的心血管疾病住院與死亡風險均下降。
長庚分析 可降心血管住院死亡風險
不像血液透析須到醫院輸出血液淨化後再流回體內,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可在家操作,經由腹部植入導管再將透析液連接導管後灌入腹腔,待血中毒素及多餘水分進入腹腔引流出體外,可再細分為手動洗、機器洗,其中機器洗可利用睡覺時間邊睡邊洗。
居家腹膜透析 可分手動洗、機器洗
93歲于阿公是腹膜透析高齡代表者,他的兒子說,父親白天可自由活動,不像血液透析須到院所有時間限制。
健保署醫管組長劉林義表示,健保署1年投入逾4.3億元鼓勵居家腹膜透析,今年5月起,更新增給付「病人遠距管理」費用,由醫療團隊遠端監測,讓民眾在家洗腎也能放心。目前每年新增洗腎約1萬人,期望約10%可利用腹膜透析,同時腹膜透析的洗腎占比可由現行6.7%上升至8%,降低占用醫療院所病床,也減少尤其是偏鄉病人往返院所的成本。
林口長庚醫院腹膜透析科主任張明揚說明,過去許多人對腹膜透析存在刻板印象,以為只有年輕病患適合,但以該院經驗來說,在醫療人員指導下,高齡者也可行。全院腹膜透析約380人,65歲以上就占25%,且據2023年台灣腎病年報,腹膜透析5年累積存活率69.5%,高於血液透析的53.5%。
機器洗邊睡邊洗 創新換液輔具好幫手
林口長庚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顏介立更援引該院團隊分析健保資料庫研究指出,鎖定2013至2019年4萬8803名新進入透析的老年患者,發現相較於血液透析,接受腹膜透析者的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下降26%,且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38%。
顏介立說明,研判可能是腹膜透析過程平穩,可夜間進行,有助穩定血流與神經調控,而血液透析可能常因血壓劇烈波動,加重心臟負擔。
考量有些年長者會有手部顫抖、視力不佳等情形,容易在換液過程發生失誤,林口長庚醫院也自行開發「創新換液輔具」,成為病人的好幫手。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