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薯條美味仍需適量吃 中醫:影響女性經期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雖節氣大暑已經過了,但「大薯」(大份薯條)永遠在速食店等待大家,不分四季。美味的炸薯條,讓食客的臉上出現笑容,但中醫師周宗翰提醒,炸物使體內產生濕氣,且吃多易上火,經期前後的女性恐加重青春痘、喉嚨痛等症狀。周宗翰建議,吃過炸物後配點清熱或化濕的茶飲(像是菊花茶、決明子茶、陳皮普洱),平衡一下體內的濕熱,且可多喝溫開水,幫助消化。
周宗翰在粉專「西醫難解中醫有方 鳴大夫周宗翰醫師 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談到,中醫怎麼看馬鈴薯或是炸薯條。
●補中益氣:馬鈴薯本身是屬於甘平的食物,甘味可以「補益脾胃」;所以偶爾吃點薯條,對於脾胃虛弱、需要補充能量的人,可快速補充熱量
●心情療癒:吃東西本來就不只補身,也補心情!炸物香香脆脆,讓人感到開心,間接有「疏肝解鬱」的效果,心情好,肝氣也會比較順。
周宗翰提醒,偶而吃沒關係,但女性吃薯條要適量,因為:
●助濕生痰 → 易生帶下(分泌物):炸物本身屬於油膩、助濕的食物,吃太多容易讓體內產生濕氣,「濕聚於下焦」,就可能出現分泌物變多、帶下色黃或味重的情況。
●助熱生火 → 經前痘痘、經期火氣:炸物屬熱性,吃多了容易上火;對有些女性來說,經期前後會加重痘痘、喉嚨痛或便秘等火熱症狀。
●傷脾胃 → 經期不適加劇:脾統血,脾虛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好,甚至造成經血量多或血塊、經痛等問題。常吃炸物,會讓脾胃更虛弱,間接影響月經的順暢。
經前或經期中、平常體質偏濕熱或有子宮肌瘤、囊腫、帶下多的女生,建議還是少吃炸物,脾胃顧好,氣血才會順、月經也會更舒服。
如果很想吃炸物,建議可以配點清熱或化濕的茶飲(像是菊花茶、決明子茶、陳皮普洱),平衡一下體內的濕熱;另外吃完炸物後多喝溫熱開水,也能幫助腸胃消化。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