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6旬翁罹直腸腺瘤影響心情 直腸微創手術保肛門助正常生活

2025/07/21 14:56

盧建璋主任強調,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比例逐年增加,早期篩檢與治療方式的選擇愈顯重要。(記者陳建志攝)

盧建璋主任強調,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比例逐年增加,早期篩檢與治療方式的選擇愈顯重要。(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68歲的黎先生因直腸出血就醫,診斷為早期直腸腺瘤病變,原被建議接受傳統低位前切除術,可能需暫時或永久性人工肛門造口,因擔心影響生活猶豫不決,心情跌至谷底,經大腸直腸外科醫師評估後,建議接受「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TEM),在顯微視野與精細器械輔助下完成完整腫瘤切除,順利保留肛門功能,讓他開心生活恢復正常。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外科部主任盧建璋表示,直腸腺瘤是長在直腸黏膜的良性腫瘤,也稱為瘜肉,若長期不處理有可能會變成惡性腫瘤。其症狀包括便秘、腹瀉、鮮紅色血便、糞便中有血、腹痛或腹部不適,以及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等。高危險群包括:年齡超過50歲以上、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習慣、過度吸菸飲酒和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或腺瘤病史者。

盧建璋指出,經評估後替患者進行「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TEM),此手術用於治療直腸早期腫瘤與經放射治療後的惡性病灶,顯著降低病人需接受人工肛門造口的比率,手術時間短,且無腹部傷口,術後當日即可下床,3至5天內即可出院。

盧建璋表示,TEM手術最適用於早期直腸腫瘤、良性病灶及經放射治療後縮小無遠端轉移的直腸癌個案。該技術結合高解析顯微影像與穩定氣腸環境,提供超過放大數倍的視野,能精確切除腫瘤、縫合創口,並降低術中出血與併發症。相較傳統經腹腔開刀方式,不僅術後疼痛減輕、恢復時間短,且大幅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

盧建璋強調,隨著國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比例逐年增加,早期篩檢與治療方式的選擇愈顯重要。TEM手術提供了一種介於內視鏡與傳統外科手術之間的微創選項,讓特定病人能保留器官功能並提升生活品質。提醒民眾若有出現排便異常、血便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處置,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成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