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展篩檢滿週年!逾40萬人次受惠 異常率6.3%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去(2024)年起推動「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截至今年6月計服務逾40萬人次,異常率約6.3%,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為儘速提供有發展遲緩疑慮的孩童所需的服務,聯合評估中心已增加至88家,且為提供偏鄉地區篩檢資源,國健署持續訓練幼兒專責醫師以提供服務。
吳昭軍指出,「兒童發展篩檢服務方案」去年7月1日上路,提供未滿7歲兒童6次發展篩檢服務,針對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及社會發展等評估,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有超過1200家醫療機構,以及2600餘位兒科、家醫科及幼兒專責醫師參與服務,總計完成40萬2594人次篩檢。
此外,吳昭軍說,為協助有疑慮的孩童及早就診、接受後續協助,聯合評估中心量能自52家擴大至88家,其中17家是重點醫院,不能拒絕掛號,且發現疑似個案後,30天內要完成聯合評估中心初診掛號,確認有聯合評估需求後,45天內要拿到報告,去年達成率已有90%以上,今年希望進一步提升至100%。
吳昭軍表示,對於偏鄉地區民眾需舟車勞頓才能抵達聯評中心的情況,聯評中心也提供外展服務,地方政府也有提供車程補助等因地制宜的協助措施。
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協調管理中心計畫主持人邱弘毅則指出,醫療資源不足偏鄉地區可能缺少兒科、家醫科醫師,目前偏鄉地區非兒科、非家醫科醫師,且具有幼兒專責醫師共106位,其中6成已接受兒童發展篩檢訓練,可提供偏鄉兒童發展篩檢服務。
但馬偕醫院兒童發展暨早期療育評估中心主任陳慧如提到,會進入到聯合評估的,都是層層篩選後,嚴重度高的複雜遲緩個案,45天對於聯評中心其實「有點壓力」。
陳慧如說,這類個案評估所需的時間、人力成本極高,聯合評估需要在中心或醫院進行,但有越來越多醫師、治療師、心理師外流至診所,若未來人才流失的情況未能改善,可能出現無人評估、個案塞車的情況,希望政府多提供協助與給付,讓更多醫療人員願意投入相關領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