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濕悶天氣成關節痛殺手! 醫分享5緩解對策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著颱風季來臨,潮濕悶熱的天氣不僅令人心浮氣躁,更讓不少人深受關節疼痛所苦。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在其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指出,雨季的濕冷環境會加劇關節壓力,成為許多關節炎患者的「隱形殺手」。
7成患者濕冷天氣症狀加劇
根據醫學統計,約70%的關節炎患者會在雨季感到疼痛加劇,但許多人選擇忍痛不處理,直到惡化才就醫。謝炳賢表示,當氣壓下降、濕度升高,關節內部壓力隨之上升,「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抓住」,而研究也指出,氣壓每下降10毫巴,關節疼痛指數就可能上升15-20%。為幫助民眾在濕冷氣候中減輕不適,謝醫師提供以下5大實用對策:
1. 熱敷與溫水浴治療:促進循環減輕疼痛
熱能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放鬆緊繃肌肉與關節。
●每日熱敷15-20分鐘,水溫控制在40-45°C。
●溫水浴不超過20分鐘,避免血管擴張負擔。
2. 適度運動與活動關節:痛中求動最有效
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降低關節疼痛達50%。
●推薦水中運動、瑜伽、太極。
●每小時進行5分鐘關節操,保持靈活度。
3. 控制居家濕度:打造乾爽的生活空間
室內濕度超過60%時,關節發炎機率暴增35%。
●使用除濕機,將濕度維持在40-50%。
●雨天關閉門窗,啟動空調除濕功能。
●在床邊放置乾燥劑,睡眠環境更舒適。
4. 抗發炎飲食:吃對食物有感降痛
天然抗發炎食材能顯著緩解關節不適,改善幅度可達40%。
●Omega-3:鮭魚、核桃、亞麻籽。
●薑黃素:可加進牛奶或茶飲。
●櫻桃、莓果、綠茶:富含抗氧化物,效果佳。
5. 充足睡眠與壓力管理:打破疼痛惡性循環
研究發現,睡眠品質差的患者對疼痛的感知高出2-3倍,進一步導致失眠與加劇疼痛惡性循環。
●每天固定作息,營造良好睡眠環境。
●學習放鬆技巧、減輕心理壓力,有助舒緩疼痛。
謝炳賢強調:「疼痛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不應忽視,尤其在濕冷雨季更要特別留意身體反應。」他呼籲民眾不要硬撐,當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時應及早就醫診斷,避免長期損傷成為慢性困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