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睡太多也會傷腦 研究:超過9小時恐憂鬱、腦退化更嚴重

2025/07/08 10:58

一項研究顯示,每晚睡超過9小時,恐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freepik)

一項研究顯示,每晚睡超過9小時,恐與認知能力下降有關;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但每晚要睡多久才能夠保護大腦健康呢?根據今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種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這項研究由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學者,分析「弗雷明漢心臟研究」中1,853名27至85歲、未患有失智症或中風史者的睡眠時間與認知能力資料。將參與者依憂鬱狀況與是否服用抗憂鬱藥分為4組。結果顯示,長時間睡眠與較差的整體認知能力有關,並影響特定的認知功能,如:記憶力、視覺空間能力以及執行功能。無論是否服用抗憂鬱藥物,這種關聯在有憂鬱症狀的人群中更明顯。研究者表示,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睡眠可能是影響憂鬱症患者認知能力下降的可控風險因素。

憂鬱症患者多活動 護腦防退化

新北市土城醫院暨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提醒,閱讀上述研究論文須小心研究中的兩個限制:1.睡眠時間來自個案自我報告,其數值可能會有記憶誤差(recall bias);2.也是最重要的,這是個橫斷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橫斷面研究只考慮各因子於特定時間點的相關性,未考慮先後順序及時間之影響,故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也就是,此研究只能告訴我們,睡眠時間長與認知功能差有關,卻「無法斷定其因果關係」。

劉嘉逸表示,研究結果提醒我們,憂鬱症患者要盡量多動,不要睡太多,以免腦功能退化。此結果與目前絕大多數科學研究結果,以及各學術團體與心理衛生組織的憂鬱症治療指引完全契合。

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要盡量多動,不要睡太多,以免腦功能退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要盡量多動,不要睡太多,以免腦功能退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適量睡眠 保護大腦關鍵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研究指出,長時間睡眠與較差的整體認知能力有關,適量才是保護大腦的關鍵,睡眠過長或混亂可能會造成身心健康還有其他的負面影響,例如:睡多了而錯過用餐時間或需要以很快的速度進食;同一個姿勢睡太久起床後會手腳僵硬,特別是高齡者;干擾生理時鐘而破壞作息的規律性。

葉雅馨表示,有多項研究證實:睡眠過量或不足都與認知領域的損害有關,包括記憶力、注意力以及管理和調節其他心理過程的能力,例如計畫、解決問題和衝動控制。她提醒,放假時多睡放鬆一點並無妨,但長時間放假的情況,還是要想辦法不要干擾原來的規律感。

家長和孩子共訂作息表 共同遵守

放暑假,葉雅馨建議父母可跟孩子共同討論約定,像是暑假可以12點再就寢,孩子有做到,隔天就多給一小時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應用看電視、玩線上遊戲、跟朋友聊天,甚至什麼都不做,有助增強孩子遵守與父母的約定、維持規律作息。

她也提醒,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榜樣,如果父母把自己排除在約定外,天快亮才睡、一直盯著手機看、該睡時還在吃喝玩樂,就很難對孩子做同樣的要求,畢竟他們很容易有樣學樣。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