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日本腦炎流行季! 新增5例均住院治療中

2025/07/01 15:48

疾管署提醒,6至7月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民眾注意防範。(資料照)

疾管署提醒,6至7月為日本腦炎流行高峰,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民眾注意防範。(資料照)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目前正值日本腦炎流行季節,疾管署今(1日)公布新增5例個案,居住地分別位於台中市南屯區、彰化縣花壇鄉、雲林縣北港鎮、屏東縣崁頂鄉及高樹鄉,目前均住院治療中,經衛生單位調查,其居住地附近均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而同住者皆無疑似症狀。

新增5例日本腦炎為3男2女,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9日至23日,症狀包括發燒、嘔吐、頸部僵硬、意識障礙、頭痛、頭暈等,經就醫通報採檢確診日本腦炎。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5例個案居住地附近均有豬舍、水稻田或鴿舍等高風險場域。為降低疫情風險,衛生單位已於個案居住地周邊高風險場域懸掛誘蚊燈,提醒當地醫療院所提高通報警覺,同時加強民眾衛教宣導及適齡幼童預防接種等防治措施。

根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今年累計6例日本腦炎。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2021至2024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14、7、12及15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

疾管署表示,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日本腦炎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致死率可達20-30%,並有30-50%存活病例有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

疾管署提醒,民眾至易孳生病媒蚊的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時,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防蚊藥劑,且應按時攜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日本腦炎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