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40赫茲光刺激治失智症?學界初研:輕症當下有效 效期待證實

2025/07/01 13:32

40赫茲光刺激產品宣稱能改善失智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專家解析,認為僅輕症受刺激當下有效,長期療效尚無定論,須謹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40赫茲光刺激產品宣稱能改善失智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專家解析,認為僅輕症受刺激當下有效,長期療效尚無定論,須謹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患者增加,市面上出現許多「40赫茲光照」產品,宣稱能改善失智症,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專家解析,稱目前科學實驗尚未有完整的再現性,早期或輕度患者接受光照有認知功能改善,但不知效果維持多久,對重症幾乎無效,相關療效尚無定論,需審慎與更多研究。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暨復健科學研究所教授謝宗勳表示,部分研究發現,40赫茲(每秒40次)的聲光刺激對阿茲海默症基因小鼠可能有效,但相關實驗設計每日1小時、連續7天或3週,長期效果未知,未來待釐清是否可跨物種到人體。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曾祥非指出,40赫茲對大腦影響是源自2016年中研院士蔡立慧團隊的發現,但若實驗小鼠的大腦沒有同步的40赫茲腦波反應,幾乎可確定無療效,人類身上一天的短期刺激似乎無效,建議目前仍待優化實驗參數,如顏色、亮度等,另外聲音也有引起40赫茲腦波的潛力,對相關研究發展謹慎但樂觀。

長庚大學職能治療學系教授鄭嘉雄說明,透過臨床實驗,測試患者包含大腦體積、大腦活動、認知功能、睡眠品質與照顧者負擔等,發現40赫茲聲光刺激,對輕症失智長者有效,如大腦活動穩定、記憶提升、睡眠改善、活動量較規律等,但相關神經及長期效益尚不明確,治療機制與實際效果仍需進一步研究。

曾祥非也表示,自己實驗室測試,當40赫茲燈光關掉,實驗體的腦波效果也消失,初步認為相關療程須長期慢慢累積,另有些市售產品宣稱有細胞實驗,但人體不可能在大腦鑽一個洞用光照細胞,療法療效仍須回到腦波測試才能驗證。

謝宗勳強調,相關實驗用的基因小鼠不同也恐影響實驗結果,而阿茲海默症等退化,只會越來越差,病理角度著重「神經保護」,希望透過介入來維持現況、延緩退化,目前還未知40赫茲刺激對失智重症患者的有效或無效影響,動物實驗支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長庚大學教授謝宗勳透過實驗,研究40赫茲光刺激是否有潛力治療帕金森氏症,發現對實驗大鼠的腦波有短暫回升,但長期效果未知。(圖取自長庚大學教授謝宗勳簡報)

長庚大學教授謝宗勳透過實驗,研究40赫茲光刺激是否有潛力治療帕金森氏症,發現對實驗大鼠的腦波有短暫回升,但長期效果未知。(圖取自長庚大學教授謝宗勳簡報)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專家解析40赫茲光照能否改善失智症,學者分析有些方法,大腦不一定有腦波反應,對研究方向樂觀但需謹慎。(記者吳柏軒翻攝)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找來專家解析40赫茲光照能否改善失智症,學者分析有些方法,大腦不一定有腦波反應,對研究方向樂觀但需謹慎。(記者吳柏軒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