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王浩一猝逝》不只三高、長者易得 研究:處1環境風險更高

2025/06/30 14:10

金鐘主持人兼作家王浩一於昨(29)日猝逝,震驚外界。(資料照)

金鐘主持人兼作家王浩一於昨(29)日猝逝,震驚外界。(資料照)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金鐘主持人兼作家王浩一於昨(29)日辭世,享壽68歲。據傳死可能為心肌梗塞,震驚外界。有關心肌梗塞的發生原因,加恩聯合診所心臟科內科醫師黃聖中引述國外1項研究指出,許多人想到心梗多半認為是年紀大,或是有三高的人才會發生,但「天氣微熱+臭氧濃度微高」的環境問題,也會讓人突發心梗。

黃聖中在臉書專頁「黃聖中醫師|加恩心臟科內科」發文分享,提到心肌梗塞,多數人會想到年紀大、有三高的族群。但最新刊登在《Circulation》的耶魯研究發現,18-64歲的年輕族群,也可能在「天氣有點熱+臭氧濃度有點高」的環境裡突然發作心梗。

研究表明,當臭氧達60ppb、氣溫處於高峰的5%時,心肌梗塞風險高達33%;然而,就算臭氧只有50ppb、氣溫只是偏熱,心梗風險也會上升達15%

黃聖中表示,台灣夏日,研究中所提及的天氣條件幾乎天天都有,例如白天氣溫經常飆升至33度、臭氧濃度50-60ppb是常態、下午氣壓低、空氣不流通、濕又悶。此時,若因為想要省錢,不開冷氣只吹電扇,覺得流點汗比較健康,就相當於將心臟置於一個悶熱且高臭氧的環境(比如壓力鍋),極容易引起不適。

黃聖中說明,在這樣的環境哩,我們可以做到以下4點保護自己:

●出門前先觀察天氣、看臭氧濃度: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站,在炎熱與空氣品質不佳的日子,減少外出與劇烈運動。

●避開午後時間運動:下午1-4點通常是最熱的時段,若要出門運動,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

醫師表示,台灣夏天午後天氣酷熱,若要出門運動,需要補足水分;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表示,台灣夏天午後天氣酷熱,若要出門運動,需要補足水分;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長者、三高族需當心:家中有長輩或三高族群者,在悶熱天氣裡更要注意降溫。

●有不適情況立刻就醫:夏天若出現胸悶、喘、心悸、冒冷汗、無力,需立刻就醫,千萬不要拖延。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