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白內障術後還要戴眼鏡? 醫曝3類對象有需要

2025/06/29 19:35

羅英源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仍對視力調整與是否需要配戴眼鏡感到困惑;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英源醫師指出,許多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仍對視力調整與是否需要配戴眼鏡感到困惑;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林惠琴/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許多民眾接受白內障手術後,對於視力調整與是否需要配戴眼鏡感到困惑。對此,彰化羅眼科體系總院長羅英源近日於臉書專頁發文說明,通常選擇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術後仍有散光,以及術後保留近視、遠視等族群會需要配鏡。

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近看仍要戴老花眼鏡

羅英源指出,若選擇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因其僅能對焦於固定距離,通常醫師會建議設定為遠距離清晰。這樣一來,看電視、開車、散步等活動可不必配鏡,但在看書、使用手機、電腦等近距離用眼時,仍須配戴老花眼鏡。適合族群為希望看遠清楚,能接受近距離戴眼鏡;有預算考量,選擇健保給付或價格較親民的人工水晶體。

散光未矯正者 術後可能模糊

不過,羅英源提到,若患者本身有中高度散光,卻未選擇具矯正散光功能的人工水晶體,術後視力可能仍模糊,這時通常需要配戴散光眼鏡進行矯正。建議做法為術前可選擇「散光矯正型人工水晶體」;術後再補充配鏡,改善視力模糊情形。

保留輕度近視或遠視 需眼鏡輔助

羅英源提醒,每位患者的眼球條件不同,即使手術順利,也無法保證100%達到理想視力。有些人術後可能仍保留輕微近視或遠視,此時若需更清晰的視覺體驗,仍可能要眼鏡輔助,但建議等視力穩定(約術後1至3個月)再進行配鏡;若視力差異不大,可視需求決定是否戴鏡。

羅英源醫師說,選擇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可同時看清遠處與近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英源醫師說,選擇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可同時看清遠處與近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多焦點人工水晶體 遠近清楚價格較高

羅英源指出,選擇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患者,可同時看清遠處與近物,顯著減少對眼鏡的依賴,連老花眼鏡也可能不再需要。適合族群是希望遠近都清楚;願意投資較高費用選擇高階人工水晶體者

單眼視術式 適合兩眼度數差異大

羅英源也說明,所謂單眼視術式,是指手術設計上讓一隻眼睛看遠、一隻眼睛看近,藉由大腦自動調節視覺焦點來減少配鏡需求。不過,並非每個人都能適應此種視覺模式。適合族群為原本兩眼度數差異較大、較易適應的人,以及想減少眼鏡依賴,但無法接受多焦點鏡片者。

術後1至3個月 再進行視力驗配

羅英源強調,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並非立刻穩定,建議患者耐心等待1至3個月再進行視力驗配,以確保眼鏡度數準確、視覺品質達最佳狀態。如需進一步諮詢或配鏡建議,建議術後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最合適的視力方案,才能真正「看見」健康未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