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李小飛肝癌逝》遠離肝病 定期追蹤、發現、治療3招護肝

2025/06/29 11:40

國健署指出,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定期追蹤與治療,是護肝關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指出,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定期追蹤與治療,是護肝關鍵;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70年代知名男星李小飛,他淡出演藝圈後在今年2月發現罹患肝癌第3期,治療後不敵病魔。根據衛福部肝病防治資料顯示,每年約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肇因主要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因此,定期追蹤與治療,是防止病毒危害肝臟健康的關鍵。

知名男星李小飛因出演台灣首部蛙人電影《大地勇士》和電視劇《鹿鼎記》的「韋小寶」一角,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他在淡出演藝圈後定居新竹做骨董、水晶生意,從發現肝癌第3期,治療近半年就過世,令家人相當不捨。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指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的人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的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

肝肝靜靜,有追有保庇,護肝3撇步

如何才能預防肝癌的發生呢?避免感染B、C型肝炎病毒,如為慢性B、C型肝炎患者,則要定期追蹤與治療,防止病毒危害肝臟健康,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由於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尤其慢性B、C型肝炎患者,常因無症狀而忽略定期追蹤及治療,一旦發現身體不適,通常可能已進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國健署呼籲,民眾把握護肝3撇步,遠離肝病不煩惱:

1.「進行肝炎篩檢」: 若不知道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提供45-79歲之民眾,免費終身1次B型肝炎、C型肝炎篩檢服務,原住民朋友提早到40-79歲。

2.慢性B、C肝炎患者「要定期追蹤」: 若民眾篩檢發現血液B型肝炎抗原(HBsAg)陽性或C型肝炎抗體陽性(Anti-HCV)、C型肝炎病毒(HCV RNA),請記得至醫療院所肝膽腸胃科就醫,並依醫囑每3-6個月定期接受血液肝指數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以早期發現肝臟病變。

3.「依照醫囑接受治療」: B、C型肝炎目前都有藥物可治療,且健保補助,民眾只要至合作的醫療院所就醫,並遵循醫師醫囑按時服藥,能有效治療病毒型肝炎,也能降低肝癌罹患風險。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阻斷肝病3部曲

國民健康署提醒,罹患B、C型慢性肝炎民眾透過定期追蹤,能夠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方能有效阻斷慢性肝炎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另肝癌發生也與生活習慣有關,提醒大家也不要忘了養成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等良好生活習慣,避免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以降低肝癌發生風險,一起守護肝的健康。

相關新聞請見

《鹿鼎記》韋小寶永別! 李小飛癌逝享壽76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