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健康網》炎炎夏日洗冷水澡降溫? 英國專家:錯覺

2025/06/29 21:05

研究顯示26-27°C的水溫,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有效散熱,且不會讓身體誤以為需要保溫;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研究顯示26-27°C的水溫,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有效散熱,且不會讓身體誤以為需要保溫;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炎炎夏日,不少人會選擇洗冷水澡來降溫,但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解剖學教授亞當·泰勒(音譯,Adam Taylor)表示,冷水澡表面上讓人感覺清爽,但其實未必真正幫助身體降溫,讓身體誤以為不需要降溫,甚至啟動保熱機制,在夏天想涼爽一下,研究顯示26-27°C水溫,可促進血液流向體表,有效散熱,且不會讓身體誤以為需要保溫。

The Conversation》報導,人體最佳溫度大約是37°C。這個溫度確保身體系統正常運作。但當核心溫度過高時,大腦的溫度調節中心就會開始向皮膚內或附近的血管和肌肉發出神經訊號,告訴它們啟動冷卻機制,例如流汗,而為了支持這些機制,最靠近皮膚的血管會擴張,以便讓更多血液靠近相對較冷的皮膚表面,將體內的熱量轉移到周圍進行冷卻。

泰勒說明,當天氣過熱的時候,人體的散熱機制可能無法有效運作,才會有外出後想洗冷水澡,可能會讓皮膚感覺舒服的念頭,其實並不能起到降低體溫的作用,對於有心臟病的人來說,接觸15°C的水可能會出現冷休克反應,嚴重恐致心律不整、死亡,雖然罕見,但還是應盡量避免。

泰勒表示,天熱洗熱水澡也不好,因為高於體溫的水會將熱能傳導回體內,阻礙身體散熱,可能導致身體核心溫度繼續升高。因此,在夏天泡溫水澡或沖溫水是好選擇。

泰勒提到,另一個不要洗冷水澡的理由是,人體在高溫下出汗,汗液與皮膚表面的細菌結合會產生體味。研究顯示,與溫水相比,冷水在去除皮脂與細菌方面效果較差,這意味著體味會持續存在。

此外,泰勒說,冷水還會使皮膚緊繃,可能將皮脂和污垢困在毛孔內,導致黑頭、白頭和痘痘。而溫水或微溫的水,可以幫助溶解和鬆動毛孔中的污垢。

泰勒表示,若仍想洗冷水澡,建議水溫逐漸降低,或先將四肢分段浸泡,避免讓身體溫度調節系統受到衝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