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手足、同儕對幼兒發展有益!專家建議:獨生子女提早上學

2025/06/27 14:28

台師大最新研究發現,「手足」和「同儕」皆有助於幼兒發展獨立性、主動性和合群性等社會能力。(記者楊綿傑攝)

台師大最新研究發現,「手足」和「同儕」皆有助於幼兒發展獨立性、主動性和合群性等社會能力。(記者楊綿傑攝)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少子女化浪潮下,有些家庭即使生養孩子也只生一個;而台師大最新研究發現,「手足」和「同儕」皆有助於幼兒發展獨立性、主動性和合群性等社會能力,因此對沒手足的獨生幼兒來說,建議可以提早上學,及早建立與同儕互動的益處。

台師大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副教授周麗端、助理教授黃淑滿研究團隊,運用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的縱貫性資料,抽取「36月齡時就有手足的幼兒」以及「60月齡仍是獨生的幼兒」共1590位幼兒分析其獨立性、主動性、合群性及順從性等4個面向,並在3歲、4歲和5歲的成長趨勢,進一步探討手足與同儕互動對社會能力的影響。

周麗端表示,成人的素養能力,多半在孩提時代就養成。而現在年輕人生得少,獨生子女越來越多,過去大家庭還有堂兄弟姊妹,獨生子女卻不一定有,但他們未來仍要走入社會,如何顧及社會互動就顯得重要,因此想藉此議題去討論若手足對孩子發展有限,又該如何思考同儕的影響性。

為了執行研究,黃淑滿表示,該研究將「獨生幼兒」和「有手足幼兒」分開比較,其3波調查的「同儕經驗」對社會能力4面向的影響力。結果發現,「獨生幼兒」在社會能力4面向的初期能力皆高於「有手足幼兒」,但「有手足幼兒」的發展速度皆高於「獨生幼兒」。

隨著幼兒年齡增長,黃淑滿提到,「同儕經驗」對幼兒社會能力的影響力逐年減少,但「獨生幼兒」社會能力受「同儕經驗」的正向影響效果仍然顯著大於「有手足幼兒」。

研究也證實,手足和同儕對幼兒社會能力發展具有關鍵影響,也明確指出有手足和同儕經驗兼具的幼兒,在社會能力發展表現更為出色。黃淑滿說,對幼兒來說,手足和同儕都有助於幼兒發展社會能力,但對沒手足的獨生幼兒來說,同儕也能發揮類似的效果,因此建議獨生子女提早上學,及早建立與同儕互動的益處。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