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側睡改善打呼? 醫:限輕中度、非萬靈丹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為什麼有些人發現躺著睡比較會打呼,側睡就好很多,是不是「不藥而癒」?對此,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系口腔咽喉科主任蔡明劭表示,這牽扯到常見但常被忽略的現象—姿勢性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Positional OSA),據研究,約有3-5成的OSA患者屬於姿勢性OSA,尤其在輕中度病人更為常見,但對於中重度患者來說,則需要更完整的治療計畫。
蔡明劭在臉書專頁「蔡明劭 耳鼻喉醫師」發文說明,姿勢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定義為:當你仰躺(正躺)睡覺時,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明顯高於側睡時,且仰躺 AHI 至少是側睡的兩倍以上,這樣就被稱為「姿勢性OSA」。
蔡明劭指出,仰躺容易打呼與呼吸中止是因為,當你平躺睡覺時,舌頭和軟顎容易在地心引力影響下向後塌陷,導致氣道變窄甚至短暫閉合。這會造成:打鼾變大聲、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增加、血氧降低、睡眠品質下降。而側睡時,舌頭與下顎位置相對穩定,較不會阻塞氣道,因此症狀明顯改善。
蔡明劭建議,如被診斷為姿勢性OSA,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養成側睡習慣:使用抱枕、靠墊固定側睡姿勢,有些人會將網球縫在睡衣背後,避免仰躺。
●睡眠姿勢訓練裝置:目前市面上已有穿戴式裝置,可偵測你翻身正躺後震動提醒,幫助你維持側睡。
●減重、戒菸、少喝酒:這些都是改善OSA的基本功,有助於氣道張力與結構穩定。
蔡明劭提醒,並非每個OSA都是「姿勢性」,有些中重度患者,即使側睡也仍有明顯的呼吸中止現象,這類屬於非姿勢性OSA,可能涉及:舌根塌陷,咽喉肌肉過於鬆弛,多部位阻塞(如鼻塞合併軟顎、舌根),這時就不能只靠側睡來應付,而需要更完整的治療計畫,如:正壓呼吸器(CPAP)、上呼吸道手術、口內止鼾裝置(OA)、體重控制與合併治療。
蔡明劭說,「側睡」雖然是姿勢性OSA患者的好幫手,但不是萬靈丹,精準診斷、對症治療,才能安全又有效地改善打鼾與呼吸中止,提升睡眠品質與白天精神。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